Friday, October 27, 2017

文學



柳川畔
市場旁
文學沒有巍峨的載體
有的是
庶民和式的情懷
[日本人也為台灣做了不少好事]
老樹枝根茂密如雨
百年前日警的起居和室
朽木可雕
改塑成館
喧鬧市廛中一渚寧靜綠洲
詩說尋常年月
文看時間流轉
昭昭日月
清澈可鑑
灣灣而生的華麗島
在在亦是文學的心鄉

Wednesday, October 18, 2017

死亡



抱恙前幾天開始的畫
我正掙扎着要完成
這一幅收割人
畫面全是黃色
極度濃稠膠着的黃色
題材卻是簡單而美麗
然後在收割人身上
我看到死亡的形象
感覺人性就如正被收割的麥子
但在這死亡裡
沒有任何哀傷
它在光天化日下發生
而太陽將所有事物
都沖泛上一縷黃金似的光芒

Sunday, October 15, 2017

調景嶺

不經意在網上看了一段香港電台拍攝的電視片斷, 節目似叫[再造空間], 這集講的是拆遷前的調景嶺, 片中出現的陳玉蓮及周潤發風華正茂, 估計應是約三十年前的製作。節目旁述為張艾嘉, 她說調景嶺獨處一角, 有香港小台灣之稱; 這裡住的都是一些南逃而來的國軍老兵及其家眷, 他們奉中華民國為正朔, 或也像台灣一樣, 毋忘在莒, 時刻想着反攻大陸吧。香港政府要清拆調景嶺, 他們也出來抗議反對, 誓要保護這香港眷村的決心, 令人動容。

陳玉蓮是土生土長的調景嶺人, 這過去也有聽說, 節目中她介紹那裡的山路、海角、球場, 如何陪她長大, 緬懷童年的欣喜時光, 溢於言表。而周潤發則說, 67、68年香港暴動期間, 人心惶惶, 媽媽將他送到調景嶺一寄宿學校讀書, 其時他十一二歲, 在那裡讀了兩三個學期。 學校似叫鳴遠, 周迄今仍保留着當時的學生証, 視為珍寶; 節目中學校不知是否已停辦, 但建築仍在, 他仍非常熟悉內裡的每個角落, 這裡過去是什麽, 那裡過去是什麽, 同樣一派欣喜之情, 寫在臉上。而拆遷前的調景嶺, 自己也曾去過一次, 仍留一些印象。

某年寒假在旺角彌敦道上一家專賣牛仔褲的服裝店打臨時工, 當售貨員, 屬連鎖店, 這裡簡稱三店; 雖則只兩三個星期的工作, 但跟店內另外三四個同事相處得不錯, 有說有笑, 工作愉快。 同事中有一位身材瘦小的女孩子, 其貎不揚, 臉上似還長滿痘痘, 聲音高尖, 有點嘈耳, 但售貨經驗似頗豐富, 一些難纏的顧客, 自己應付不了, 她都逕自走來幫忙, 三兩下功夫, 便讓奧客知難而退, 或心甘情願買了東西, 做成生意。 她名叫秋香, 來自調景嶺, 她說她家是難胞, 好像真的還有姐妹叫春香及冬香; 就是聽她說的, 一些影視女明星, 陳玉蓮、王小鳯, 好像還有惠英紅、溫碧霞等, 都是來自調景嶺。

一個像是週末夜晚, 服裝店九點半十點左右關門後, 大夥兒便要到調景嶺秋香家裡燒烤, 通宵達旦, 不飽無歸。 從旺角到調景嶺, 好像是先坐車到彩虹邨, 再坐巴士進去的; 坐的是單層巴士, 開出後從牛池灣山坡一直上去, 上到半山處右轉, 轉入一條平直沙泥路, 一直走一直走便可到達調景嶺, 忘了這條路走了多長時間, 路上好像沒燈, 印象中兩旁好像長了頗高的芒草, 一派荒山野嶺況味, 感覺好像遠離市區, 要去一個很遙遠的所在。

巴士終於到了調景嶺, 感覺到了一個山城小鎮, 到秋香家, 還要走一條不短的斜坡石板路, 不寬的路上似也沒燈, 不知是否有月光, 一點不黑, 能清楚看到前路, 不會行差踏錯。 或已很晚, 四周寂靜, 沒看到人, 可能有一兩聲狗吠, 印象中也沒聽到任何電視的聲音, 眷村的人或都已就寢了。燒烤聚會的細節已忘記殆盡, 飲飽吃醉後大家都原地坐着打盖睡, 直至天亮六七點就離開回市區了。匆匆來去, 除了山村斜路, 可能有瞥見一隅海角, 卻沒遇到什麽人, 沒聽到五湖四海老兵的鄉音。

調景嶺拆遷後修了地鐵, 那條將軍澳綫也已經運行了好多年, 但一直都沒去過調景嶺站看一下, 那裡已建了很多高樓公屋, 眷村山城或已煙消雲散, 認不了幾分了。但那條風吹草低的沙泥路, 遙遠飄渺, 還有彌敦道上的三店和秋香, 或會一直留在的腦中。



Friday, October 13, 2017

黑色

黑色星期五
厚雲蔽日
天昏有淚
湄南河邊一片烏黑
泰皇駕崩一週年
子民黑衣相送
心內哀慟猶在
漲如盈盈河水
灰暗時日
天人共色一黑




Sunday, October 08, 2017

Provence



我也畫了柏樹
上空還有一顆星
也曾畫了夜空的月亮
但卻黯然無光
纖幼新月勉強昇自
大地的沉黑影裡
非常羅曼帝克
如喜歡的話
想也非常普羅旺斯
我會將這畫
及其它景緻和風物
蝕刻以成
普羅旺斯的憶記


Monday, October 02, 2017

Le Mistral

一直想到普羅旺斯去, 因為那裡有梵高一生中最明亮的畫彩, 當中更以黃色為不朽。法國南部這塊連綿土丘山地, 據說是法國人的菜果園, 種植各種各樣瓜果菜蔬, 非常綠色, 每個山中小鎮都有定期集市, 人人將自己家中後園所出所產拿來賣, 實而不華, 是道地生活有機的一部分。近幾年普羅旺斯成為熱門所在, 或拜一英國作家的暢銷名作[山居歲月]所致, 這書過去沒看過, 要來之前在網上看了幾章, 書中每月為一章, 由一月看到五月, 印象最深是一二月那股從北面阿爾卑斯山脈吹來的不知是否歪風的強風, Le Mistral; 據說這股強風澟然刺骨, 呼嘯有聲, 吹來時溫度急降, 寒冷非常。一知半解下與導遊說起這風, 才知Mistral並非冬天獨有, 而是一年四季都會有的強風, 一吹可以吹到馬賽去。梵高信中不時也提到Mistral, 風一來即很苦惱, 因為畫架都立不起會被吹倒, 只好把畫布畫紙鋪在地上, 綣縮身軀頂着強風, 匍匐在地才能繼續作畫。

梵高在普羅旺斯住過兩處, 一是阿爾勒Arles, 住了一年多, 一是聖雷米St. Remy, 在當地的療養院好像住了幾個月。計劃行程時一直猶豫不定, 要不要在阿爾勒住呢, 還是只住在附近較大城鎮阿維農Avignon, 可找一天專程到阿爾勒, 火車車程只要十數分鐘而已; 但如搭公車, 每一兩小時才有一班, 且要在山區丘地中停這小鎮那小鎮, 需時差不多兩小時。想來想去, 最終決定先在阿維農住兩晚, 再到阿爾勒住兩晚。心想住在阿爾勒, 或可晚上看到梵高兩幅名作的實地情景, 畫景時空交融, 當會是何種況味?

IMAG1450

Avignon

這地區曾屬羅馬帝國管轄範圍, 阿維農更曾是數任教宗的駐居地, 幾達一世紀, 歷史悠久, 其古城牆幾近完整無缺, 據說是法國迄今保留得最完好的城牆, 城牆內的古城是精華所在, 教宗的住宮亦在其中。剛到時是禮拜天, 城內人頭湧湧, 男女老少, 到處張貼了不少藝術節目的宣傳物品, 色彩繽紛, 一片歡欣景象, 很是亮麗。也有街頭表演, 駐足看了一下, 是一班十幾廿歲的男生, 放着強勁音樂, 讓幾個觀象排排仰臥於地, 則一男生衝刺飛越其上而不着地上臥人一髮一毫, 飛越甫過, 另一角落一身材較高大魁梧的男生即在原地空翻, 雙手完全不着地, 連續不停翻了大概有十個, 翻出喝采掌聲連連不斷, 翻完後看他兩眼通紅, 不知體內熱血如何也跟着翻騰, 翻出如此美妙成果。

這連續空翻印象深刻, 相信以後都忘不了, 讚嘆之餘, 不知怎的卻有幾分傷感, 這班年輕人是流浪藝人嗎? 表演完會有足夠賞錢以應付生活所需嗎? 晚上不會像一些或是吉卜賽流浪家庭, 在古城內露宿街頭吧? 但看完自己就走開了, 也沒給予任何賞錢, 事後竟有點後悔, 像是偷了人家精彩枝藝, 擅自作為自家難忘的印象。後來聽導遊說, 每年七月有三週是阿維農的藝穗節, 有名的無名的各式藝人都可到來, 或街頭表演, 或劇院酒肆內獻藝, 各自在城內宣傳招徠, 百家爭鳴, 各獻所長, 情況就像去年在愛丁堡看到的一樣, 但這已是最後一天, 第二天再到城內遊逛, 那些各式各樣的宣傳品已無影踪, 熱鬧不再, 老城似又靜靜躺回千百年的時光裡。

IMAG1320

Lavender

此行另一主要目的是看薰衣草, 但說也奇怪, 事前要在網上訂當地一日遊, 卻怎麽也沒能找到自己想要的日子裡成團的, 最後好不容易才找到一個半天團, 專門看薰衣草。 據導遊說, 今年雨水少, 為怕薰衣草太乾或什麽, 草農都提前收割, 故低地上的草田都已光禿一片, 唯有往高地去找, 他們公司的薰衣草團這星期已是最後, 下週就不搞了; 原以為七月底八月初會是當盛草季, 卻差一點便趕了個晚集看不到了。

這半天團主要在LUBERON山區裡轉, 先到一著名的石頭城GORDES參觀, 對這山城感到親切, 只因曾在NHKWorld上看過有關這山城的散步旅遊節目兩三次, 因為重播又重播, 但真正初來埗到又並不是那麽熟悉, 沒認出一些什麽; 山城有很多洞穴, 好像說是冬暖夏涼, 節目裡似漫不經意地碰到一當地人作介紹, 並被邀請走下去參觀, 現實中卻是要收費, 更由於停留時間短, 也就作罷不參觀了。車子接着在山裡走, 蜿蜒曲折, 更經過陡峭山崖, 山崖對面一塊連綿一兩公里長的平直白色懸崖山壁, 景觀特別。車子後來到了山中另一小城SAULT, 據說有薰衣草之都美譽, 城下面的草田雖非漫山遍野, 但還呈一塊一塊紫藍色, 遠觀不俗。直接走到一兩塊長得較豐盛的薰衣草田, 陽光下步移色轉, 直視一大片紫色, 側看卻又紫綠相間, 風吹草動芬芳四散, 香味不怎麽濃郁, 抓住幽香最後時, 沒有失望, 但又沒想像中的震憾。

IMAG1352

St. Remy

梵高深深為普羅旺斯天地間的色彩着迷, 想一一將之記錄在畫中, 但好像沒有看過他有薰衣草的畫作, 他有畫過嗎? 他最鍾情或是向日葵, 黃花畫了又畫, 此回途中隱約有經過一黃花田, 一閃即過, 似是Deja vu。梵高住在聖雷米療養院時, 很長時間只能從斗室鐵窗看室外花園, 這花園也有幾塊小型花田, 也種了薰衣草, 也有向日葵, 但不知是否時節不對, 這花蕊很小很小, 要挨得近才看出向日葵的花形, 尤帶幾分慘淡, 不悉何因。這療養院現在仍有運作, 仍住有病人, 故要求參觀人士要保持安靜, 以免打擾那些敏感的院友。花園很寧靜, 梵高或曾在園中靜靜作畫, 畫了很多花草樹木, 園中牆上也掛了好幾幅複制品, 沒有細看, 只在一大樹下靜靜凝望花田, 冥想梵高不受病魔襲擊時專心作畫的光景。

IMAG1403

草香半日遊後, 便自己搭車到聖雷米, 每個山中小城都有旅遊詢問處, 一到即向前台女士查問: 那裡是梵高…, 還沒問完她便說, 梵高不在這裡, 不禁愣了一下, 對方才笑說, 梵高已經不在了, 不是嗎? 也許說話期期艾艾, 才被幽了一默, 自己也笑了。女士指着門外說, 出去轉右一直走, 約1公里外郊處便可找到梵高住過的療養院了。這一公里路是一條雙向馬路, 不太寬, 應是往來阿爾勒的幹道, 想當初梵高也是走這條路來的吧, 百年前途中跋涉, 當不容易, 還要攀過一座石頭山才能到達。據說是梵高自己提議要到這裏來養病, 病好了就能畫更多的畫; 其時在醫生友人陪伴下, 梵高一路上都很平靜, 瘋癲沒有發作; 雖則同病相憐, 但他自覺地不與其他病友交往, 怕相互影響下, 加深病情。

車路一邊有行人道, 地上隔一段便鑲有一金色圓點, 點上有VINCENT字樣, 應是梵高簽名筆跡, 以作到療養院的指引標記。而行人道上相隔一段路也豎了梵高在這小城完成的一些畫作複制品, 更配以他書信中的一些字句, 令人感覺畫家就在身邊, 並未走遠, 正向你娓娓解說他作畫時的內心是怎樣的。普羅旺斯的盛夏烈日有點炙人, 走在沒遮掩的路上, 身體微微汗濕, 但感覺這日頭賦予大地的顏色, 原原本本就是梵高畫作裡的那種黃色, 明亮中卻有令人暈向的微醺。這段路走得很激動, 看他的畫, 聽他的告白, 他真的沒走遠, 130年後仍是如此靠近, 時空交錯, 有普羅旺斯的黃日為証。


Arles

阿爾勒好像有兩千年歷史, 古羅馬的的一些建築遺跡仍隨處可見, 露天劇場及鬥獸場(ARENA)更是參觀重點。劇場已破敗不堪, 但格局猶在, 幾根頽塌柱子仍然屹立, 舞台依稀可辬, 一派就是廢墟的景況。但鬥獸場卻是完整無比, 楕圓形的建築, 由高至低斜下的座位安排, 座位下方通道作人流走向, 跟現代大型球場設計毫無二樣。傍晚時分參觀, 場中間有身著古羅馬服式的鬥士(Gladiators)作搏擊比武, 一拿盾牌一拿長短利器, 毫不留情相互傾軋, 遠看也覺兇狠。 一身披紅衣的似是裁判長者, 講解之餘(法語聽不懂), 似也制止鬥士一些過激行動; 陰天下, 他身上的紅, 是偌大鬥場中的鮮亮焦點, 空氣中彷彿有着古羅馬的血腥味, 時光凝定, 羅馬原來非一日消失。這鬥獸場現在不時有鬥牛表演, 人牛濺血, 歡呼震天, 梵高也曾來此觀看, 更將當中的熱烈氣氛凝固在畫布上。

IMAG1444

梵高故居就在阿爾勒火車站附近, 但那著名的黃房子早已拆卸, 原址另建新樓, 但地名Lamartine猶在, 巴士在此也有一站。 據說某日高更在此一小廣場散步, 梵高突然在他身後出現, 並拿一剃刀指嚇他, 期間不知二人發生何事, 但高更害怕或會出事, 沒敢再留在黃房子, 而到酒店暫住; 當晚梵高去了一妓寨, 給了一樣東西叫一或相熟妓女看顧一下, 這便是他割下來的耳朵, 妓女大驚, 不在話下。一直說耳朵是梵高自己割下來, 但前不久有研究說, 耳朵或是被高更割下來的, 因為切痕很齊整, 而高更精於劍擊。高更走後, 梵高曾在一信札中表示, 當他收拾高更在黃房子的東西時, 看見其劍擊用具, 有一種很特別的感覺, 字裡行間, 竟表現得有點驚怯, 更且又愛又恨, 情緒頗波動, 未知與割耳一事有否關係。


Vincent Circuit


住的飯店在古城外圍, 徒步需時十多分鐘。夏天日長, 晚上十點多才天黑, 每天回到飯店後, 十點多又不願再出來, 原先想感受一下星空及晚上咖啡座的畫中氣氛, 終敵不過薄弱意志, 放棄了。那著名的咖啡座在一小廣場內, 店名已乾脆叫梵高咖啡座, 慕名者眾, 白天來時, 不少遊客站在旁邊拍照, 而廣場內也有其它食肆, 放了不少露天桌椅, 只留有小小通道, 人一多, 真擠得有點水洩不通, 估計晚上或更熱鬧, 梵高畫中那份昏黃的靜寂孤清, 或許永遠回不去了。

當地旅遊局設計了一條梵高路線, 在古城中按圖索驥可看到十幅梵高在阿爾勒完成的寫生作品, 其中有鬥獸場, 有他留醫的醫院, 有隆河上的星空, 也有那晚上的咖啡座等。其中一幅水閘則在市外兩公里的一條小河上, 一到埗即往此水閘去, 標誌還算清晰, 從主幹馬路右轉入沿河一小路, 一直往前走即可找到。小河頗是寧靜, 沿路只三四個像自己一樣的遊客外, 沒什麽人, 好久才看到有一家四口在河邊垂釣; 河邊停泊了不少船屋, 草叢中有一柏油斜路至河中, 便想走近一點看看, 不料突然狗吠得厲害, 給嚇了一大跳, 趕緊快步離開往前走。這河一直流到南端的沼澤區Camargue, 接着便進地中海了; 不一會便看到水閘, 旁邊有梵高的畫作對照, 風有點大, 四周或仍是百年前模樣, 或只多了一個久久才有車到來的巴士站而已。

IMAG1424
最遠的畫點都去了, 其它九處應更輕而易舉了吧。哪知有兩處古城外圍一點的, 卻找來找去都不見踪影; 小城地上不時有路線標誌作指引, 一步一步走到路線圖上的位置, 卻看不見任何豎立畫作的標牌, 在該處附近來回走了幾趟都找不到, 不知何故。千里迢迢到來, 或亦已是一步之遙, 擦身不遇就不遇, 當下洩氣不已, 心內不住嘀咕: 無緣, 無緣, 真箇無緣。

梵高說, 瘋癲是種病, 一生不能自控。尋覓瘋,跡, 無緣能否再聚, 普羅旺斯的黃日黃花, 還有冬夜裡那昏黃的咖啡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