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October 25, 2011

迷幻年代

[胡士托風波]是李安兩年前的作品,但卻沒像導演自己的前作得到很好的評價,全球票房也不好,不叫好不叫座.;看得出李安放進很多心血在這齣電影裡面,奈何欣賞乏人,我想導演定必失望萬分,沮喪非常。

1969年8月在美國紐約州胡士托這個小鎮上曾經舉行了人類有史以來最大型的露天音樂會,演唱歌手三四十位,馬拉松式的連續演唱三天。期間天氣不穩定,雷電交加風雨大作,但參與其中的五十萬年輕人卻沒有爭相躲避,而是甘之如飴坐在泥漿草地上,任由風吹雨打,或跟着台上音樂手舞搖擺,或私下席地相擁交歡;泥濘中一片平和景象,人人無分彼此相親相愛,把國家政府抛到九宵雲外。電影以此為背景,但全片沒有一個該音樂會現場的鏡頭,頂多是站在山頭遠遠看到場中央的小小舞台,隱隱約約飄來陣陣的樂音而已。

電影主要描述這曠古鑠今音樂會的種種幕後情況,它是如何組織起來的,為何選在胡士托舉行,更深層的可能是寫一個年輕人在那迷幻年代如何找到真正的自己。主角是一失意於紐約的年輕藝術工作者,鳥倦知還,返回家鄉小鎮胡士托,父母在鎮上經營小旅館,但遊人罕至,生意欠佳。主角生於斯長於斯,似很想為這暮氣沉沉的家鄉做點事,激發一下業務生機;他聽說有人想舉辦露天音樂會,心忖鎮上的綠茵大草坪或是上佳地選,故極力爭取音樂會到來舉行,從而吸引遊人,提升小鎮的知名度。在他多方奔走努力下,這收費的音樂會終能如願在胡士托舉行,但來看音樂會的年輕人數以萬計,甚至有遠從西岸而來的,把往日的靜悄小鎮一下子擠得水洩不通人聲鼎沸。遊人越來越多,最終竟來了五十萬,主辦單位最後決定免費入場;和平與花,襤褸與嬉皮,年輕與迷幻,[胡士托音樂會]終於成為一個時代的標誌和聲音。

七十年代初也有一齣關於這個音樂會的實錄片,曾經在京都戲院某星期天十點半早場看過,或是那時年紀小,似沒感覺太大震憾。但李安為拍這電影,這紀錄片定必看過很多次,看得滾瓜爛熟,故電影裡不少地方留有該紀錄片的影子,例如那些切割式畫面便不時出現,而且也重現當時年輕與會者在場外的一些隨心率性的舉動,如路邊擁抱、河中洗浴、泥坡滑翔、摘花問卜等等。李安說胡士托舉行那年他十四歲,而且遠在萬里外的台灣,故所知不多,而電影最想拍出的是那個陌生年代的迷幻感覺。

山頭上停了一輛殘舊小麵包車,像是跑了幾千公里的遠路,車身泥黃一片,風塵僕僕。車門逕自打開,男主角似給車內什麽吸引了,竟也爬了進去;狹窄車廂佈置得像個小蝸居,車主一男一女,長髮披肩,他們把吸了一口的煙草遞過來,男主角似拒還迎,終也吸了多口。車廂內寂靜無聲,瀰漫着一種曖昧的氛圍,更或充斥着濃濃的草腥味,各人半躺半坐,互相俟靠,臉上淡淡的笑意,嘴巴微張,眼睛呆定望着裊裊上升的白煙,白煙升到車頂,剎那間竟開幻出絢麗的花朵,紅橙黃綠,對稱的花朵圖案開了又合,合了又開,車頂終變成萬花筒的彩板,令人目眩神馳,心情或卻是平靜的,沒一絲激動。

不知道李安為拍此片是否曾親歷那迷幻的境界?蘋果教主喬布斯曾說,自他十五歲時抽了第一口大麻後,他的人生便從此變得不一樣。那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境界,為何到那裡走了一趟回來,人生便會變得不一樣呢?是變得特立獨行、變得天馬行空?甚或更會看不起那些循規蹈矩的凡夫俗子,說他們沉悶木納,從沒有萬花筒的奇麗絢幻?但如在迷幻中留連忘返,卻又會心癮難拔難自控?

人生很多境界都沒經歷過。萬呎空中、十米高台、湛藍海底、迷幻車頂、漆黑深淵,種種如斯境界,錯過了是否便枉活今生?四十年前胡士托的樂音或已遠去無聲,四十年後[佔領華爾街]的呼喊正漸次響起,目下年輕人對金融、對貪婪、對全球化、對貧富懸殊的不滿,最終會否響徹雲霄,成為新世代的標誌和聲音?

Saturday, October 08, 2011

悼蘋果

很多人說他改變了世界,改變了現代人某些生活模式,但他所改變的一切,好像一點都與我無關,因我從沒擁有過一件他所創造或發明的產品。據說他設計的各種IT產品,崇尚簡約主義,從沒有多餘的功能或花巧的結構,他的熱門產品出了一件又一件,那些死硬的忠貞之士每一件都瘋狂追購,有些產品的價格更被大大炒高,但能買到他們都買,面無懼色。但我想沒真正需要的東西,你就不會買,不隨時尚的波,不逐物慾的流,這或才是名副其實的簡約生活態度,不知道喬布斯是否也如此想法?

前天蘋果公司老闆喬布斯因病逝世,享年五十六,以現代人一般七八十歲的壽命來看,也算英年早逝,或真的是天妒英才。雖則全世界都知道他患癌,兩個月前才辭去公司主席一職,而他的公司前一天才剛剛公佈新一款iPhone將會推出市場,但凌晨傳來的消息着實突然,令人唏噓不已。世界各地無數忠貞的蘋果迷,知道教主仙遊無不黯然神傷,網絡上的悼念留言頃如潮湧,哀思無限,大家都對一個天才的離去感嘆連連,再而感謝他為這個世界帶來改變,也希望他在另一世界得到安息。自問不是他的追隨者,對他的認識也不多,但聽到他逝世的消息,也深覺傷感,當讀到網上不少的悼念字句或訃聞,隱隱然還有點哽咽,似讀不出聲。

除了那些人們愛不惜手的IT產品外,蘋果教主也留下不少金句雋語。其中[stay hungry, stay foolish],有人譯為[求知若飢,虛懷若愚],沒有上文下理,不知這是否教主的原意,但我想連同[think different],這三句或是蘋果宗教的教條。據說喬布斯十九歲曾與同伴到印度流浪,期間更修行學佛,故他對佛理應有深刻的認識吧,這三句教條會否是他以現代口語另類演譯我佛真理,就是人要切戒貪嗔痴?處於飢餓,不貪飽;甘於愚鈍,不嗔怒;另想蹊徑,不痴妄。然後教主還說到死亡,他說死亡實是生命最精妙的發明,每一天都可能是最後一天,但舊去新來,這個世界才會生生不息。

我喜歡吃蘋果,尤其是爽脆的青蘋果,每日一蘋果,真的希望醫生可以遠離我。不知教主的蘋果是否也爽脆,但咬了一口後,好像大家都著了魔似的,全都死心塌地跟着他,買他的產品,生活以他提出的模式馬首是瞻,沉樂其中;但也有人說,教主的蘋果並不綠色,咬下去濺出的不是有機果汁,卻似是第三世界農民工的血汗,或有蟲有毒,這樣的改變其實並不美麗。然而一位天才的消逝,終究令人惋惜低迴,就像蘋果公司的訃聞所言,這個世界從此失去一位令人讚嘆的人物。

蘋果教主,R.I.P.

Wednesday, October 05, 2011

重回灰濛

除了屈指可數幾次即日來回深圳外,整整一年沒有踏足大陸了;心情悠然自得,從來沒有想當年大江南北如何闖蕩,亦無思念何處,記掛何地。

十月,當國內正放國慶黃金周假期時,新工上任卻要出差山東。要飛當天香港直航濟南沒有航班,惟有從深圳飛,這樣的行程過去不知走了多少回了:從砲台山坐隧道巴士到紅磡,提行李上樓梯到火車站,進閘下扶手電梯到月台,乘往羅湖的火車,一過了九龍塘,車廂裡什麽時候都很擁擠,好像絶大部份的乘客都是要到深圳去吃喝玩樂似的;在總站上車自己有座,四十多分鐘的車程都會看報紙,隔絶車上喧鬧嘈雜。到了羅湖終點站,等大部份怱忙的旅客下了車,才施施然拖着拉捍箱行李下車走至閘口,用八達通卡出閘,然後身份証出境,回鄉証入境,過兩道關後便進入深圳;坐扶手電梯到華僑大廈那邊坐出租車往機場,出租車走高速公路,約四十分鐘便到了機場,車費連高速費共約人民幣一百五十元。辦了登機手續,過安檢,到休息室等登機,休息室的餐飲還是那幾款:魚香肉絲、炒青菜、炒河粉、方便麵等等,味道一般沒啥驚喜。一路走來,這一切一切原是那麽熟悉,隱隱然卻有點厭倦的感覺,雖則已經整整一年沒來了。

飛機正點到了濟南機場,有預定司機來接,要去的地方是個小縣城叫鄒平,離濟南市約兩個小時車程,以前沒去過,但當今中國千市一面,哪裡都一個樣,沒去過也是去過,不會有分別不會有驚喜。山東省的高速公路據說是全中國發展得最早最快的,真箇是四通八達,但沿路卻是一貫的灰濛濛;灰濛濛的天空,灰濛濛的田地,灰濛濛的遠景,據說這是經濟高速發展的代價,歐美先進國家當初也經過如此階段的,而在歐美經濟似有下墜的當下,當世中國卻是拉動世界的火車頭,興旺得不得了。由是德國給它造汽車,法國給它造手袋,瑞士給它造手錶,全是赫赫名牌,威風得很。

原想要與客戶洽談三天,結果一天不到就談完了,把坐了半個地球飛機專程遠道而來的德國廠家氣得要命,說為了趕來中國這個約會,德國假期長週末他也沒能陪家人,如此三言兩語的會議其實可通過電話聯系,如今勞師動眾,簡直是對地球資源的浪費,直說真的不能理解中國人,暗罵barstard。

而我,整整一年後的重回大陸,那種難言的厭倦感,揮之不去得猶如當今中國頭上那片灰濛濛的天,似有點令人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