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anuary 30, 2015

混亂

徹夜無眠
藥物也發揮不了效力
躺下又起躺下又起
總不能睡不能眠
喃喃自語要回去
腐蝕殆盡的記憶庫
似仍殘留故鄉的名字
收拾又收拾這包入那包
思緒凌亂無序如何收拾得了
今夜為何突然失心瘋
瘦削臉孔強睜着細小雙眼
眼內卻只一片空洞
看不見任何所在
意識似在太虛愰蕩
漂浮無根着不了地
要帶回去的包包行囊
塞進的盡是期期難說的明白
混亂就如糾纏不清的一堆雜線
恐怕今生再也理不出一個所以然


Tuesday, January 20, 2015

安老

冬日清晨五六時, 天色仍黑未亮。突然聽到門鈴聲, 夢中醒來恍惚未消, 定神細聽有否妄聽, 四周靜寂, 但不一會門鈴又響, 為何這麽早便有人按鈴, 過去可從來沒有過的事。披上外套去開門, 先從防盜孔看門外是否真的有人, 果然有人, 是每天為大廈收集垃圾的清潔工; 門一開, 她便焦急地說, 你媽在樓下, 快去接她上來吧! 當下也沒細究為何如此, 趕緊隨之坐電梯下樓, 到了樓下大堂, 只見媽媽坐在一圓凳上, 層層疊疊的毛衣穿在身上, 燈光下竟有點襤褸的感覺。媽媽眼神迷茫, 咀巴癟陷, 一塊假牙拿在手裡, 見了我好像也不認得是何人, 但扶她坐電梯回家, 她似也乖乖跟着, 問她為何獨自到樓下來, 她也不知如何回答, 一臉茫然無語。回到家, 問她另一塊假牙在哪, 她茫無頭緒, 似什麽意識都沒有, 也是無言以對。

把媽媽安頓在床, 跟她說天還沒亮, 再睡一會吧。 隨即又回到樓下找另一塊假牙, 清潔工說她幫媽放在褲袋裡, 有點半信半疑, 但一回樓摸一下媽的褲袋, 果然在袋裡。清潔工說, 她跟丈夫二人一早來工作, 一進樓便見你媽獨自一人, 問她何事也不說, 便著她趕緊回樓回家, 見她進了電梯便以為無事, 但後來又在十六樓梯間看到她, 不知她在電梯樓層間恍蕩了多久。媽究竟何時獨自開門外出, 我或睡得香濃, 一點都不察覺, 但據樓下麵包店的老闆娘說, 她見了我還打招呼, 問你不是賣麵包的嗎? 而五樓每天一早要去魚排工作的那位大哥也說, 他下樓一出電梯便見你媽在大堂, 不知在幹什麽。

後來回想, 之前晚上媽便有點異樣, 似很亢奮, 臉紅紅的好像睡不着, 在床躺下又起來好幾回, 煞有介事地說, 我們明天要去那裡呀, 你要走的時候一定要跟我說, 要給我跟着去啊。我只一味敷衍說好的好的, 你快點去睡吧, 很晚了。不知夜裡那幾個小時, 有老人痴呆症的媽媽, 腦裡的元素究竟發生什麽變化, 她可能又起來了好幾回, 可能在房門外叫過我, 卻無人回應; 外面天色仍黑, 她也不知是晨是昏, 心裡或急着要去不知哪裡的那裡, 怕我或已走了, 便獨自慌張開門離家去追趕吧。

清潔工說, 你媽年紀大, 又患老人痴呆症, 最好還是送她到安老院居住, 有人長時間看顧, 可防她獨自到外走失了, 或在家發生什麽意外。其實在媽媽痴呆失憶還不很嚴重時, 也曾帶她到附近幾家安老院參觀過, 問她到安老院住好不好, 她不置可否, 只似問又答地說, 住安老院每月要花很多錢吧, 後來也就不了了之。醫院有人問, 要照顧患痴呆的媽媽, 壓力一定很大很辛苦吧? 我說一點都不辛苦, 是真的, 因為媽媽飲食、洗澡、大小便等還能自理, 也還經常洗碗洗衣倒垃圾, 還會打我的電話, 問我何時回來呀; 帶她外出, 她會緊緊拉住你手, 不會亂走, 獨自在家也不會生火煮食, 所以一直都很放心。也怕她到安老院不習慣, 因為語言不通, 恐不能表達自己, 而且安老院定時的生活作息, 在家隨便慣了, 對她來講應也是個不小的難題。

但這天傍晚回家, 發現煤氣爐灶上有一煲煮熟的米飯, 但已冷卻, 一點都沒吃過, 完整無缺, 煤氣已熄, 沒嗅到任何煤氣味, 但煤氣爐卻好像還沒關好。 問媽為何煮飯, 她又是茫無頭緒, 說沒有啊我沒煮啊, 那是否有人來過呢, 她什麽都記不起, 沒能說出個所以然。當下心內暗驚, 如媽會開煤氣爐煮食, 那就麻煩了, 因開了火, 不一會她肯定忘得一乾二淨, 那發生火災怎麽辦? 如獨自出外及在家生火這兩條防線真的失守, 那麽送媽到安老院或是唯一的最後選擇。不放不放還須放, 深怕真的要放手讓媽媽進安老院的那一天, 果會放得下?

想到媽媽獨自一人在十六樓梯間漫無目的地恍蕩, 又想到她千叮萬囑要給她跟着走的哀哀語氣, 那種心裡無根無助, 無憶無識, 又不知如何是好的感覺, 我卻可深深感同身受, 老何以安, 心何以安?

Tuesday, January 13, 2015

際遇

從台北車站坐高鐵到機場, 到桃園站後還要乘公車才能到達, 有點周折且車費也比坐機場公車貴得多, 但由於時間好掌握, 不怕路上如突然塞車而有所耽誤, 所以每回從台北市到機場都會如此選擇; 但從機場到台北市則會選乘機場公車, 因剛到埗不趕時間, 任何情況都可悠然心情處之。

高鐵從台北車站開出, 好像每個小時才有兩班會停靠桃園, 這次乘的是早上10點那一趟。 第二站是板橋, 一年約30多的男士上車, 本車卡乃自由席, 他隨意便坐在隔着走道的鄰座。他身著恤衫西褲夾克, 揹着一皮製背囊, 拉着一結實的名牌行李箱, 應也是到機場去的, 一坐下便對着手機, 頭抬也沒抬, 似目不轉睛, 但當快到站的鐘聲一響, 他便迅速從座位立起, 趕緊走到車門口等下車。自己隨跟其後, 見其行李箱掛着一銀色小牌, 小牌以一圓形小鐵圈懸掛着, 一看便知應是國泰航空特有的會員行李牌, 只看到小牌的背部, 但估計他會是銀卡會員吧, 而看他行束, 應屬一些要出差國外的中層商務人員。 這樣的銀卡行李牌自己也有, 現在還掛在行李袋上, 但自己早已不是過去經常飛來飛去的銷售人員, 銀卡會員籍早已被取消了, 掛着只為了在行李輸送帶上容易識別而已。

高鐵到站下車, 車門前不遠有樓梯到大堂, 但如想乘自動電梯則要走一段路到前幾個車卡處; 那男士便提着行李利索地走樓梯上去, 而自己行李或太重, 很多時都選擇走到前頭乘電動梯, 這次也不例外。到了大堂出了車站, 大吃一驚, 為何今天乘公車到機場的那麽多人, 一條長長的人龍拐了兩個彎, 一直排到車站門口, 當下也害怕會不會要等很長時間才能上車, 欲速則不達, 沒塞車也要耽誤了。幸虧公車公司早有準備, 車滿即走, 另一空車即來, 所以很快也就上車了。排隊時, 看到剛才坐在旁邊的男士排在前頭好多, 剛好早自己一班車到機場去; 不禁心想, 差之一念, 謬之早晚, 原先並排而坐, 因樓梯的選擇, 結果有人捷足先登, 有人則要遠墮其後。

到了機場, 辦理登機續很順利, 接着便到二樓出境大廳, 先要過安檢, 眼看兩邊兩條隊, 當下也想了一想要排哪一條呢? 或是諸事不順, [梅菲定律]的事不時發生在自己身上, 以為那條隊會快, 結果排了卻比旁邊的慢得多, 氣惱不已。這次排了右邊的隊, 進展還算可以, 突然多開了一個檢查口, 排後面的人便迅速到新檢查口去, 那知隨即走來排在自己後面的竟是高鐵上鄰座的男士, 沒想到他早一班車到機場, 現在卻排在後面, 果真是[瞻之在前, 忽之在後], 有點嘖嘖稱奇的感覺。他行李箱沒寄存, 隨身攜帶好方便下飛機後不用等行李, 浪費時間吧; 當他把行李箱放在輸送帶上, 瞅見那個小行李牌竟是金卡會員牌, 不禁暗自相形見拙, 這年輕男士或是甚麽才俊之士, 出差或頻繁或必商務客艙, 才有這金卡的身份象徵吧! 自己過去從沒得過金卡, 眼下無業無着, 就更加無望無機了。

[瞻之在前, 忽之在後], 乘車搭機如此, 人生際遇或也如此。

Saturday, January 10, 2015

雲絮


頭上一片亮麗
白雲碎碎如羊毛絮
茸茸然透着晨光
暖慰冬日寂寥人心
馬到無功
輾轉羊來
年盡的心志
破碎支離猶似雲絮
疏密或許有致
浮沉枯散無常
失意人躑躅途上
偶遇這一片亮麗的高天
引頸仰望
仍有不息的湛藍期盼
浮雲飛絮
明日何往
美麗總帶憂鬱
此生錯在什麽


Saturday, January 03, 2015

感傷

一把熟悉的聲音突然消失, 全城三四十歲的青壯人士幾乎同聲一哭, 只因這聲音從小陪着他們長大, 如今遽然而息, 螢光幕上的卡通機械貓頓時失聲無語; 一城中年輕成功俊彥更說: 整個童年像是被掏空似的, 哀傷之情, 溢於言表。

配音員年才六十三, 前兩天還活動如常, 元旦第二日卻突然無故離世, 人生無常, 莫過於此。他女兒說, 一早如常起來, 突然說頭暈, 那知回房躺下, 卻一睡不起; 她說爸爸睡得安詳, 但身軀很軟。是否平常生活壓力很大, 整個人都撐得既累且緊, 忽爾撒手放下, 了無牽掛似的, 輕浮如煙, 所以身軀便如是變軟了?

除夕報紙一則小新聞, 說名國畫家的孫女因進藥過量而斃, 腦海隨即閃過城中才子的電台節目, 因前不久他才邀請一位年輕女士作嘉賓, 大談繪畫賞畫之樂之趣, 並介紹說她是名國畫家的孫女。 但那女士應該很年輕, 眼前新聞人物應不會是同一人吧!? 細閱新聞內容, 香消玉殞的正是同一人, 雖不相識, 當下也一陣震驚, 為何如此?

原來伊人年輕有成, 才不過三十三歲, 是知名畫作鑑賞家, 在荷李活道擁有自己的畫廊, 奈何患有抑鬱症, 長期用藥, 不知為何一時服食過量, 終致不可挽回的悲劇。沒兩日, 才子便在其報紙專欄撰文哭悼佳人, 情真意切, 令人動容不已; 文中一句: 妳為什麽不快樂? 猶問得真摯神傷, 幾令眼眶濕潤。記得很久以前, 也曾造句詢問一經常鬱鬱寡歡的同學: 你為何憂悒? 但那來自澳門的同學始終沒答為何。

除夕夜, 上海外灘發生人踩人事件, 死傷無數, 但官方公佈的死亡人數卻是一貫的不逾35人, 後來據說增至36人。擠擁人群聚集江邊等待2015新年倒數, 或是有人在樓梯間突然跌倒, 人潮頃刻變成人肉海嘯襲來, 走避不及或站立不穩便被吞噬. 終亦弄成無可挽回的悲劇。如此大新聞, 但在香港似沒引起太大回響, 關心的人好像不太多。 或是香港人亦乃過來人, 二十二年前的元旦除夕, 中環蘭桂坊也發生過同類慘劇, 死了20多人, 早有前科, 故不太激動? 抑或香港人對北方專制政權惡感日增, 不愛屋, 哪會及烏, 北方發生何事, 從此不再上心, 甚或不問不聞, [愛心獻華東]已成絕響。

人生無常, 新年以為開始, 哪知卻是結束。世上或沒有什麽是必然的, 人和事, 時與地, 童年、聲音、快樂、生命, 還有生活的核心價值, 原來頃刻可以消失, 欲挽無從, 怎不感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