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March 27, 2006

[將來]沒有來

將來可能真的不會來, 因畢竟只是將來而已.
將來沒來, 猶如果陀一樣沒來?
還是將來已來, 已悄悄來了, 只是我們沒看出來?
將來沒來, 那未來呢? 未來會來嗎?
如未來不來, 我們又可否去找它來?
那是回到未來, 還是前往未來?
回/往之間, 是同一方向, 還是殊途同歸?
將來沒來, 未來也沒來, 那你自己來了嗎?
我來了, 他也來了嗎? 他也會來嗎?
大家都來了, 那還要等將來嗎? 它有沒有說好一定來?

將來沒有來, 這是個人生問題, 還是哲學問題?
還是人生本來就是個哲學問題?
誰知道呢?
將來會知道嗎?

Sunday, March 26, 2006

Saturday, March 25, 2006

你可曾仰看天方的夜空

個多月前曾陪三個沙地阿拉伯客戶到廣州參觀一家印報廠,以考察他們所使用的一些丹麥設備。三位客人年約四五十歲,來自Jeddah,他們說Jeddah跟利雅得的分別,就像中國的上海和北京,Jeddah是沙地阿拉伯的經濟首都。他們各自拿不同國籍護照,一個沙地阿拉伯、一個約旦、一個黎巴嫩,據他們說,黎巴嫩護照來香港需要簽証,而他們一早只以為拿中國簽証就可以,突然發覺不行,只好過香港門而不入,從赤鱲角轉機直飛廣州。三人都是第一次到中國,甫踏足偌大新穎的花都機場起,到寬敞有致的高速公路,嶄新宏偉的高樓大廈,先進舒適的國際酒店,可以看得出這一切都給他們留下深刻印象,言談間,不時流露聞名不如見面的驚嘆。有一位據說經常到印度,他說印度經濟現雖也正高速發展,但就是一些大城市的市容面貌,也遠遠不如眼前的五羊城;他尤其稱讚廣州的整潔,並說這才是一個地方顯示其文明的軟件所在,印度在這方面實難望其項背。這個阿拉伯客人表示,中國自開放以來所走的路是對的,先發展經濟,一步一步來不能急,政治發展是需要時間的。需要時間不能急,也是他對在中東地區推行民主的看法,故對美國攻佔伊拉克不以為然。

他們應都是虔誠回教徒,完全不能吃豬肉,可能是由於經常出差國外,他們飲食都不挑剔,說沒有豬肉,即大快朵頤,不會顧忌菜餚裡是否完全沒有別的豬的原素,這點就是我自己也不敢保証,尤其在當今的中國。可能在中國生活,真的需要一點古人的智慧,君子遠離庖廚,眼不見為乾淨。其中一位客人很健談,也似很想讓你知道他們阿拉伯世界的一些情況。從農曆新年說到他們也是以月亮計算日子的,每年十二個月,每月29或30天,但不像我們春節永遠是在冬天,他們沒有閏月,所以每年的回教重要日子是可以在不同季節裡的。據說今年是回曆1427年,而元年是穆罕默德從麥地那(Madina)移居聖城麥加的那一年;他們最重要的是每年的第九個月,即是所謂Ramadan,在這個月裡,從日出至日落,回教徒完全不能吃不能喝不能性交,但日落後又好像什麽都可以做。那在日出日落之間完全不工作嗎? 他們說每天還是要工作六小時,因這是法律所規定的,他們特別强調法律二字,好像深怕別人誤會他們回教只有原教旨主義似的。

另一重要的日子是第十二個月的Hajj。不論男女不論貧富,每一個虔誠的回教徒,自生理成熟起計,一生人要在這個月裡至少到麥加朝聖一次。朝聖有很嚴格的規定,從所穿著的衣服,到在某一特定時間到達聖城的特定某一點,都不能含糊。據說剛過去的Hajj,在聖城麥加所發生的人踩人慘劇,即由於特定時間快到了,大家都焦急要到達那特定的那點,有人一不小心跌倒了,便不幸引發慘劇,死了300多人。但據這沙地阿拉伯朋友說,這些來朝聖的教徒,很多都不富裕,一生真的只能來一次,機會特別顯得寶貴,都想在人生唯一的朝聖中做到所規定的每一件事,置生死於度外。這些普遍都較貧困的教徒,其實對宗教的有關規定都可能沒有深入了解,不知道這種在特定時間必須到達聖城某一點,原來是允許由別人作為代表,不一定要自己親力親為,一個可以代表好幾個,如果大家都這樣做的話,就不會有萬人空巷同時擠迫在一個小地方,從而避免意外發生。

三位朋友初次到中國,興致勃勃,似覺得中國每種事物都趣味盎然,而且很多都可和阿拉伯拉上關係。在住的酒店附近瞥見一阿拉伯式的會所或什麽的,即說明天空閒時非得到那裡看一眼,看有沒有他們家鄉流行的水煙斗。他們乘機到廣州時,恰巧鄰座是一位來自青海的回民,竟可用阿拉伯語跟他們聊談;又問中國西北部是否有回教反抗力量,應是指在新疆地區的維族疆獨行動吧;有一位忽拿出一張人民幣壹元紙幣,指着一組潦草字句向我說這不就是阿拉伯文嗎,一時間才猛然想起,是的,中國主要五個民族,漢滿蒙回藏,那回文應就是你們的阿拉伯文。像我們的名片一様,他們也是一面英文一面自己文字,但很奇怪,在阿拉伯文裡所用的數目字卻不是我們所熟悉的阿拉伯數字,當時忘了問原因,或下回有機會才向之請教吧。

你知道沙地阿拉伯在哪裡嗎? 健談的那位朋友信手在一餐巾紙上嘩啦利索地畫了個草圖。這狹細的椏叉狀是紅海,海裡有很多紅色珊瑚故得名,海的上端西奈半島有很好的海邊城市,是著名渡假勝地,我幾個月前也到那裡享受陽光與海灘。圍繞沙地阿拉伯有十幾個國家,在左邊隔着紅海有埃及、埃塞俄比亞及蘇丹,下面有也門和阿曼,右邊是海灣國家阿聯酋、卡塔尔,而在上面則是風起雲湧、波譎雲詭的當世熱點,伊拉克、科威特、約旦、巴勒斯坦(我們不叫以色列)、叙利亞、伊朗、黎巴嫩。還有土耳其吧? 不! 土耳其雖然也是回教國家,但不是我們的兄弟,土耳其過去曾幫別人壓迫我們。沿着貝魯特向紅海邊畫一直線,你會發現歷史上的先知,像摩西、耶穌、穆罕默德,都是在這條線上出生的。貝魯特很美麗,有中東巴黎美譽;是啊,我看薩依德的書,好像都有提到這些城市;你也知道薩依德嗎?

由於初次認識,我有意識地不提起任何敏感話題,如丹麥漫畫、以巴衝突、阿蓋達、拉丹、人肉炸彈等,以避免有不愉快的尷尬場面出現。雖然侃侃而談,他們也沒提,兩天下來大家相處得還不錯。廣州完了,他們乘頭等飛洛杉磯,接着鹽湖城,然後飛德國漢堡。環遊世界考察完畢後,我收到當地代理的電郵說,客戶對丹麥設備很滿意,但如近期漫畫風波沒緩和的話,生意可要泡湯了。

你去過中東嗎? 你又可曾仰看過天方的夜空?

Saturday, March 18, 2006

頭柱香

上兩個星期坐車經過北二環,雍和宮廟堂群的飛簷琉瓦又影入眼廉。北京同事說,今年春節進入初一零時,到雍和宮上頭柱香的善信成千上萬,人山人海,而真正上得狗年第一柱香的,則是競標人民幣30萬投得的,聽後除了驚訝笑談,心裡不無感慨。那巨款投得頭柱香的大款、大腕或暴發戶,他在上香時,究竟祈求什麽? 民主均富,國泰民安,風調雨順,還是得意洋洋地炫耀自己財富及豪氣?

經營一座佛寺可能並不是容易的事,而在一切向錢看的今天,何妨運用一點市場經濟手段,願者自投,或者巨額標款只不過是另類的隨縁樂助,與時並進的香火鼎盛。

香煙裊裊,今夕何年,蒼茫大地,佛佑中國。

雍和宮

雍和宮據說曾經是乾隆皇的行宮,而現在則是一間佛教的喇嘛寺,於八一年重新開放給遊人參觀膜拜。

雍和宮的建築跟北京城其他古宮殿並沒有太大分別: 傳統的中國屋宇形狀,建築材料主要為木材,再配以那膩人眼目的黯啞紅色油彩,如此的外形真沒什麽吸引力,然而內裏散發出來的宗教氣息,卻有幾分迷人的魅力。

對正門口的一條甬道貫穿幾座作為廟堂的屋宇,通道不偏不倚,而廟堂之間則是一小小的天井草坪;通道左右兩旁也建有多座相望的房子,它們的外貎卻沒有正中的那些來得堂煌富麗,但卻把整個雍和宮的間格變得四平八穩,恭恭整整。

可能由於嚮導對佛教的深厚認識,致令宮內一像一物的講解都呈現迷人的神采,娓娓動聽。

據說喇嘛教乃佛教的一派,盛行於西藏一帶,而它的歷史卻又溯自逹摩什麽的,好像跟班禪也有一點淵源……又說每座佛教廟宇內皆供奉三個佛,過去佛、現在佛、將來佛,而正中的現在佛乃佛祖釋迦牟尼……還有佛祖本是印度王子,為追求一至高的人生境界乃成佛,更欲救人於苦難……觀世音這一佛的稱呼更是美麗絶頂,觀看世間的聲音,似有耳目混亂之感,但修道成佛可能已超越人世間的一切常則的支配…….寺內更有一座不知是石刻抑是泥塑的直立雕像,名叫曼陀羅,兩頭粗大,中間幼細,簡潔地叙述了佛教的世界觀: 底下地獄受苦之地,頂部仙界歡樂之所,中間是人世,乃一不苦不樂的地方。人行善事則可跟着曼陀羅向上提升……

人在佛教中並不是一深具罪孽的卑微之物,反之宗教中的佛基本上乃是人,他們經過長期克苦地修煉,得成正果而成佛。這點的可貴是沒有貶低人的價值。相比之下,基督教所瀰漫的霸氣實有揠長人的自承卑下之意,使人頗有幾分自慚形穢。人不可以自大,但過分的自卑,同樣是病態。

當我們一行數眾跟着導遊參觀時,那些喇嘛都靜默地站在一旁,身穿長長的褐袍,手上拿着佛珠一粒一粒地數着,他們那注視着我們的祥和眼光中,似帶有一絲疑惑----是應當遠離世俗之地怎麽竟展覽於紅塵中?

據說這裏年紀最輕的喇嘛只有十七歲。啊,怎麽十七歲就已看破紅塵? 究竟特具什麽異稟的智慧? 抑或是十七歲出家的背後有着令人悲哀的事實,是社會上待業青年多才另闢他徑渡餘生? 一個在新思潮籠罩下成長的十七歲少年的追求,令我疑惑、深思而不得其解。

(記寫於許多年前初遊雍和宮)

Thursday, March 16, 2006

西湖的月亮

西湖的月亮
原來可以是那麽的明亮
忽在山邊
忽在湖上
久違的月亮
久違的光亮

Tuesday, March 14, 2006

Sunday, March 12, 2006

流浪天涯

獨自旅行的時候,從來沒想過要認識什麽人、看什麽景點,一切隨遇而安,路上碰到的人,也很少搭腔聊談,大家都只是萍水相逢,擦身而過而已。然而有時也會有那麽一兩個人,令你停下腳步駐足良久,就是走開了,也要回過頭來多看一眼。在維也納古城區步行大街上所見到的這位拉手風琴的少年,使人有太多的聯想。當別的賣藝人演奏的是小提琴、橫笛、結他等慣常樂器時,他拉奏的卻是手風琴,非常的共產階級,隱約還嗅到一股革命老味,而他拉奏的是好萊塢電影樂曲,卻又似要迎合自由市場需要。這少年個子不高,身邊立靠着一個手拉行李袋,他演奏技巧很嫻熟,掛在身上的手風琴比一般印象中的要小得多,恰合他的身型,手風琴像是用木質製造,又多了一種樸拙感覺。走向前彎身把一枚歐元抛進他放在地上的錢兜,他說了聲thank you,接着有一位太太也給了他點錢,並說了幾句德語,但他一點反應也沒有,估計是聽不懂。心想他定不是本地人,可能是來自東歐國家,會是哪一國,捷克、克羅地亞、保加利亞,還是一些我們叫不出名的小國? 年紀輕輕,為何會一個人流浪他鄉? 他從哪裡來,要往哪兒去,樂音滿途的在追求什麽?

天氣真的很冷,路上行人匆匆,少年的手指似沒凍僵,仍在黑白琴鍵上不停跳躍,身體隨着旋律搖來擺去,這樣不知是否還有暖身作用。我轉身走向一條曲折的橫巷,把浪跡天涯的青春樂韻留在康莊大街............

Saturday, March 11, 2006

斷背山

或者可重看這電影,但一定要在一別人上班的平常日子,選一家偏遠的電影院看兩點半,觀眾只十來個,坐在戲院的大當中,離銀幕不遠不近,前面沒人擋着你的視綫,然後悄悄地混進綿延山頭的羊群中,跟Jack一起涉水渡河,陪Ennis在營外踟躕徘徊,斷背山上樹聳鬱茂,再看會否與天地共悲一哭。

教堂尖頂


Picture(69)d
Originally uploaded by ChongNonsi.
和平飛翔
飛往神的國度

Sunday, March 05, 2006

紀念冊

關山難越 誰悲失路之人
萍水相逢 盡是他鄉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