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館, 舊稱箱館, 北海道南端重鎮, 隔津輕海峽, 遙對本州青森。據說明治揮軍北伐, 最後一仗, 即箱館戰爭, 原蝦夷共和國戰敗, 天皇一統天下, 成為現代日本。 市內有五棱郭公園, 當遊名勝, 原為防禦工事, 居高俯瞰, 可見城牆呈五星形, 圍有謢城河。郭內範圍不大, 不知其時攻防如何激烈, 共和軍如何死守至最後一刻。見相中將軍皆洋服, 此地或沒有封建藩主, 洋化程度頗深, 或是北海長崎?
初來埗到, 向函館山方向走, 傍晚時分, 路上遊客不少。纜車站排長龍, 上山往返收費1800, 工作人員說, 是日天陰, 山上應看不到日落。函館夜景卻是世上有名, 山上欄杆都已擠滿人在等看; 忽爾山嵐吹來陣陣霧氣, 薄衣短褲, 幾疑誤闖仙域, 高處不勝寒意。很快霧散, 天黑, 燈亮, 小小纜車, 曳曳緩上, 函館市一片光洋, 修腰地形, 光爍嫵媚, 山上歡嘆, 咔嚓不斷。如許夜景, 稍嫌平面單調, 不及彼邦海港兩岸, 立體璀璨。
山下夜行, 景致或更迷人。見[教堂群]路牌, 信步前往, 路黑燈缺, 但很快便見光亮教堂, 不悉天主或東正, 不期而遇, 只覺宏偉好看。 更前行, 尤見舊英國俄國領事館, 又有舊市府大樓, 沿路老建築不少, 且頗西化, 猜想舊時或外國人聚居所在; 更遠望海處, 有外國人墓地, 夜深沉, 卻步不前。此地斜阪無數, 隱現上環風貎, 如第一二三街, 斜阪下便是電車路。網上曾見斜坡延伸入海照片, 心想函館何處, 原來即在眼前, 不枉一行。
翌日陽曆七月七, 日本七夕, 但見街上一些商店, 門前掛插人造柳枝, 不明所以。至傍晚, 見大人帶着小孩, 和服穿著, 到此等商店討取禮物或糖果, 不知寓意若何, 感覺或如西方萬聖節。阪上見三個八九歲男孩, 一人一大袋, 或已走了不少家商店, 似是滿載而歸。
夏遊北海道, 愛上魷魚之城, 朝市釣魷遊戲, 旁觀也覺歡喜。津輕海峽冬景色, 何年冬天, 駅前妖精, 請待我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