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要離開, 抬頭看, 昨夜月光隱約仍在, 溫哥華的天空, 戀戀不忍離去。
Sunday, December 24, 2023
Friday, December 22, 2023
Vancouver
香港網台D100以廣東話製作節目, 聽眾對象是散居世界各地的香港人, 不接受任何商業廣告或贊助, 營運經費主要靠聽眾登記成為會員, 即所謂自己友, 繳交年費或自願捐獻, 據稱屬非牟利社會企業。加拿大的聽眾頗多, 其創辦人也現居溫哥華, 有義工幫忙自己友登記工作, 故經常在網台聽到其有關招募說, 如欲登記可到Richmond No.3 Road百家店多少號, 其時聽到頗疑惑, 這No.3 Road究竟是一條街道或是商場名稱呢, 曾留言詢問, 答說是街道。 原來No.3 Road是一條很長的街道, 其實美加的街道都很長很長, 總覺地老天荒走不完似的, 除了No.3, 還有No.1, 2, 4 Road等, 而百家店則是商場, 英文叫Parker Place。
初來埗到, 由於靠近機場, 便住在Richmond一民宿, 恰恰就在No.3 Road上的一條橫街內, 但從Bridgeport天車站坐巴士前往, 可說是No.3 Road頭, 也要坐上二三十個站才能到。Richmond有3個天車站, 而百家店就在其一之旁, 故特意去看一看。兩層式的商場, 好像全是華人開的小店, 沒特別留意都是些什麽店, 只覺得都很靜, 沒什麽人, 但商場中央的小食店區域, 卻非常熱鬧. 滿耳盡是熟悉語言。傍晚六七點, 有些似一家幾人在這吃晚飯, 有小菜有焗飯有燒味, 紙碟紙碗錫盤盛載, 而小食店似都很香港, 風味、顧客、老板, 廣東話下單交流, 港式碟頭飯, 似都是現叫現做, 不像在另一商場看到的, 全是預先煮好的幾餸飯, 這裡的價格也似比別處要便宜一點, 約10加元一個碟頭飯。還有全日港式早餐, 也是10加元左右, 有炒/煎雙蛋、多士、雪菜肉絲米粉、咖啡/奶茶, 或他鄉遇故食, 看份量也不小, 炒蛋多士的樣子尤其吸引, 很想嚐一客, 但兩小時前才吃了不少東西, 實在吃不下, 唯有作罷。
19號公車為無軌電車, 總站就在公園內, 路線由Stanley Park至 Metrotown, 看地圖是從一端沿一長長主幹路, 斜直而下至中心的一點, Metrotown天車站。隨遇而上的公車, 反正買了全天票, 以逸待勞, 坐車看人看景可也。公車出了公園經過Downtown, 在大街上某站停下, 停了好一會, 原來是司機交班時刻, 兩個司機似又閒聊了一下, 才再開車繼續行程。 經過China town, 有很多上了年紀的華人上車, 都說廣東話, 像是剛完了什麽聚會, 車內乘客眾多, 大家只能緊挨的站着, 沒兩三站到了一天車站, 大家又嘩啦啦地下車, 轉乘天車去了。前一天也有到唐人街走了一下, 但發覺沒什麽行人, 四周靜悄悄的, 原以為像多倫多唐人街一樣, 有港式酒樓或茶餐廳會有下午茶時段, 可祭一下五臟府, 找來找去卻沒找着 其實街內食肆似不多, 有點不解。曾聽人說溫哥華的中菜點心, 料靚味美, 水準或超香港, 但從唐人街看, 似不如此; 也許有實力的都不想蟄伏一隅, 食肆酒樓都開在主流旺區去了。幾條街逛了逛, 發現海味店卻很多, 幾乎沒幾步就能看到一家, 如西環海味街似的。
過了這天車站, 好像便遠離熱鬧區域, 公車便不用轉彎似的沿路一站一站走, 有人上有人下, 下車的人都會回頭向司機喊thank you, 這似是加拿大乘車禮儀, 但車內告示說, 襲擊公車司機屬嚴重罪行, 定必重究。有時看到一些街名, 便晃然大悟似的想, 啊, 原來是這裡, 只因曾看旅遊介紹, 說溫哥華有些什麽特色社區如有時間值得一訪。一個多小時後終於到了終點站Metrotown, 一個光鮮嶄新的社區, 高樓林立, 有高級商場、酒店, 有大型超市, 更似是交通樞紐中心, 人來人往。這樣的社區建設或全世界都有, 身在其中, 也許一絲異國之感也沒有。網上曾聽人說, 在Metrotown 有一條韓國街, 卻不知具體何處, 緣慳一面。
第一次來到溫哥華, 覺得這或根本是一亞洲城市, 因無論走到何處, 碰到的百分之八九十都是亞洲人臉孔, 坐車沿路看到的非英文招牌也不計其數, 不知當地西方人都到哪去了。也許這偌大疆土並沒有什麽東西方之分, 都是人們嚮往自由民主尋覓新生的大陸所在, 當下離散的香港人, 或更深有此感, 尤其感激其救生艇, 載人越過驚濤駭浪, 能最終在一寧靜海灣安定下來, 重塑人生。
一早要離開, 抬頭看, 昨夜月光隱約仍在, 溫哥華的天空, 戀戀不忍離去。
Sunday, December 17, 2023
富都
都會急速發展
新橋新路縱橫
城市似遭割裂
頗覺寸步難行
貧民老區割在一隅
四週高樓新廈環伺
請問巴剎在哪
是賣菜的嗎
從這直去
過了馬路再上去一點
經過一列金魚檔
色彩晃動繽紛
一一吊在膠袋內
市場雖名富都
卻是幾分破舊荒涼
看不透的狹迫暗黑
多少阿邦阿迪掙扎其中
無望的人生
手舞不足道
淚交涕無聲
兄弟相濡以沫
相敲以蛋
如何相忘
於吊起的江湖
Tuesday, December 12, 2023
Sunday, December 10, 2023
Saturday, December 09, 2023
Niagara
一條大河, 分隔兩岸, 一岸一國, 美麗有加。 從前住民, 縱橫兩岸, 奉大河[母體子宮], 灌溉大地, 滋長萬物。
寬流到此, 馬蹄疾躍, 急墜千丈, 轟轟如織, 瀉掛成布, 銀白勝雪。氤氳玲瓏, 霧珠四濺, 沾濕人臉, 盡皆驚喜讚嘆之情。四野秋色, 陽光溫照, 水光折合, 彩橋迭現, 虹跨兩岸。
曾在對岸, 未窺全豹, 只觀瀑邊, 今看昨岸, 方悉瀑布有二。昔日所觀, 原只美國瀑布而已, 未箇尼亞加拉真象。水牛走到彼岸, 才知磅礡如許。
昔遊水牛城, 午膳中餐館, 小男孩, 手相牽, 不諳英語, 似剛移來, 邊緣兒在邊緣; 時日飛奔, 今況若何? 人若瀑布, 沖擊過後, 回歸主流, 人生汨汨, 融入河道, 不再邊緣?
老牛觀瀑, 思緒飛濺, 滿臉濕潤。
Friday, December 08, 2023
Tuesday, December 05, 2023
宮澤
身為明治維新的子民, 他發誓要做一個開明的新時代父親, 他要讓兒女都上學念書, 做有知識的人。大兒子出世時他不在家, 據說柔嫩如玉, 他喜出望外, 火車上跟鄰座陌生人, 說個滔滔不絕。小孩子或體弱多病住進病院, 他親自到院中同住, 細加照料, 一般這種陪照工作都是媽媽做的。兒子在外讀完中學回家, 爸爸說身為長子可要承接家中當鋪祖業, 兒子說當鋪是盤壓榨窮人的生意, 萬般不願意, 爸爸說是在幫助窮困庶民才對, 因為大銀行是不會借錢給窮人的, 沒有當鋪, 他們要緊急周轉, 借貸無門。性格或也不合適, 一把鐮刀只值一日元, 聽人編故事心軟, 竟以五日元收來, 爸爸看見心疼。
但兒子說他要繼續念書, 他卻反對, 強要他留在家裡做生意; 幾番要求, 加上妹妹說項, 爸爸終於同意了, 心想兒子到東京念名牌大學如早稻田也不錯, 也可光宗耀祖。然而兒子卻選了到家鄉附近的盛岡農校學習, 說有了農業知識, 將來可幫人。不知怎的, 兒子卻突然沉迷宗教, 似鑽研很深, 卻又很痛苦似的, 一天, 他跟父親說, 他要輟學了, 因為心中的問題, 宗教好像也沒能幫他找到答案。心中是什麽問題呢, 戲中好像沒講得很清楚, 似是人生為何的大問題。但也去了東京想進這宗教團體, 人家好像不收他, 便獨留在東京, 似無所事事, 渾渾噩噩。
這長子是日本有名的文學家, 寫奇特的童話故事及勵志詩篇, 有日本安徒生美譽, 名叫宮澤賢治。孤陋寡聞, 對之無甚認識, 據說有童話名篇銀河鐵道, 以前電視上有一齣日本卡通片叫銀河鐵道999, 沒看過, 不知是否改編自其著作。網上看其生平介紹, 此人多才多藝, 是文學家、農業專家、寫曲作詞、玩樂器(戲中是大提琴), 但或天嫉英才, 得了肺結核, 其時是不治之症, 英年早逝, 只得37歲, 如梵高。
電影開宗名義, 銀河鐵道之父, 以其父為主, 兒子兩番出外讀書的事全無著墨, 故看起來他好像是個孤僻之人, 似一個朋友也沒有, 最親愛的就是大妹妹。妹妹得了肺結核, 他趕從東京回家, 妹妹對他似也很了解, 知道哥哥有寫作才華, 希望他能成為日本的安徒生。他照料妹妹的同時, 也重拾筆墨寫童話故事, 唸給病榻上的妹妹聽, 好像也舒緩了她的病情。但最終不敵病魔, 撒手人寰, 才20餘歲, 又是一次沉重的打擊, 他卯力敲鼓唸經, 也難釋心中哀痛。
他搬到妹妹養病的小屋獨住, 一邊作詩寫故事, 一邊教導農民專業務農知識, 有時也搞小型音樂會, 生活似過得很充實, 父親看在眼裡, 似也很欣慰。但他心中或有遺憾, 他對父親說, 其實我想學你, 生兒育女, 父親有二子三女, 但我做不到, 我只會寫故事。父親聽了一愣, 繼而笑語回說, 怪不得我那麽喜歡讀你寫的詩文童話, 那都是你的孩子, 也就是我心愛的孫子。在他臨終時, 父親帶着淚水, 大聲背誦兒子的長詩, 不要輸給風不要輸給雨, 希望他能振作不要走; 奄奄一息的兒子說, 在這最後一刻, 仍能得到父親的讚賞, 太幸福了。
妹妹名惠, 似是一揚眉烈女, 家中年邁祖父得了老人痴呆症, 終日大吵大鬧, 妄覺有鬼神要來捉他, 眾人手足無措, 她逕自在祖父臉上狠狠打一巴掌, 接着緊擁着祖父哭說, 大家都愛你, 人人會死, 老年人會死, 年輕人也會死, 死亡是必經之途, 不要害怕, 說也奇怪, 祖父似聽懂她的話, 安靜了下來。電影中最令人感動的角色卻是弟弟, 名叫清六, 他承接了家族的商鋪, 但結束了當鋪生意, 改做鐡器買賣, 似做得有聲有色, 是長袖善舞的新世代商人。戲中對他的描寫基本沒有, 連臉容也沒看得很清楚, 一個特寫鏡頭也沒有, 只看到清瘦身形戴着眼鏡平頭裝; 媽媽說想不到小兒子最終成了主管家族生意的老爺, 爸爸說幸虧有他, 我才可釋去家中重擔, 自由了, 而哥哥也能做他自己喜歡做的事。他事奉父母兄長恭敬温順, 現實中是一高壽之人, 據說差不多近百歲。
父親好像也80多歲才走, 也搭上那趟銀河鐵道列車, 在車上彷彿見到宮澤家一對早夭的兄妹, 正看着童話書, 卻不認識自己, 他在他們對面坐下, 手拿着兒子的書, 一臉欣喜, 心知這銀河鐵道的故事, 將在日本世代流傳下去。
Sunday, December 03, 2023
Five Hundred Miles
曾到倫敦東北外圍一處叫Watford的地方, 因聽說那裡也是頗多香港新移民的落腳地, 故來走走看看。一條high street, 小店林立, 也有新建的商場, 規模頗大, 據說現在很多人搬來這裡居住, 小鎮大興土木, 發展勢頭不錯。但也說這裡頗有歷史, 仍有一些好幾百年的老建築, 都在大街的一端, 過了人行隧道, 還有一個大公園, 小橋流水, 老樹草地, 好像曾是什麽王公貴冑的花園。靠近公園的路邊有一不太大的平房式建築,名有Hospice一字, 似是一醫療機構, 不識hospice, 沒有查字深究. 以為是老英國對hospital的別稱而已。
Cassiobury Park, Watford.
電影中, 70多歲老者收到一封來自500英哩外的來信, 說他的一位女性舊同事患癌已到末期, 現正彌留在他們這海邊小城的Hospice內, 驀然才知那天在Watford經過的是一家寧養院舍, 讓晚程病人住在那裡, 靜度最後時光。收到這封說再見的信, 老者心有戚戚, 也寫了封慰問回函, 他到鎮上寄信, 竟因便利店內裝扮崩克年輕女售貨員一番戲言, 覺得如能親自徒步去這500哩外的Hospice見見這老同事, 憑着信念意志, 對方的病或可不藥而癒。
就這樣毫無準備下, 他開始five hundred miles的徒步旅程, 逕自向東北海邊走去, 並打電話到hospice叫老同事千萬要等他來, 不要沉沉睡去。 或許一生從沒做過什麽大事, 來到一把年紀才要邁開真正的旅程, 他義無反顧, 不理家中老妻反對, 更把身上的錢包鎖匙信用卡等寄回家中, 要身無家累, 了無牽掛, 席天幕地, 遠走天涯。 路上碰到很多人, 似都是貴人和好人, 當中有記者, 將他行走事迹廣報天下, 竟一時成為名人, 說他是朝聖者, 也吸引了一些追隨者, 浩浩蕩蕩, 敲鑼打鼓, 跟他一起走。
原先以為退休老夫老妻, 膝下無兒, 相依為命, 但在路上, 他跟人說他有一個兒子, 而且相當聰明, 考進劍橋。電影沒細說500哩的路線是怎樣的, 只知道他走小徑走公路, 沿途綠野起伏, 有經過Exeter、Derbyshire、Sheffield等地方。兒子的身影在路上似不時纏繞着他, 是一憤怒青年, 說恨他這個父親, 自剃光頭, 沉溺藥物。人多其實是覊絆, 每天才走那麽一兩哩路, 由是他脫下儀式感的朝聖T恤, 穿回當初舊衣, 在一天未光的凌晨, 又再獨自上路。
終於到了500哩外的海邊小城, 舊同事似在等着他, 還未睡去。而他卻突然崩潰似的, 在大庭廣眾屈膝跪下, 抱頭痛哭, 大喊說要見見自己的兒子。其實並不知他兒子為何會變得如此頽廢, 為何如此憎恨父親, 是他管教太嚴, 兒子想養一隻狗也不准, 父子從不溝通之故? 兒子在車房內自縊而亡, 他親手埋葬了他, 回到工作的啤酒廠, 將廠內成品推瀉一地, 是這女同事知他喪兒之苦, 為他代罪被炒; 女同事曾來家中探訪, 他不在, 留下訊息叫他不用把此事放在心上, 卻惹得妻子醋意萬分, 以為他們有染, 怨恨一直放在心內。
白頭人送黑頭人, 極度的哀傷埋在心裡很深很深, 很久很久, 足有四分一世紀, 藉着一場看似不可能的徒步朝聖之旅, 終於爆發了出來, 心結打開了, 夫妻諒解了, 坐在500哩外的海邊, 老手相握, 再有彼此。
If you miss the train I’m on,
You will know that I’m gone,
You will hear the whistle blowing,
Five hundred miles.
朝聖, 原是喪子的教贖,只因當初的錯過或過錯。
Saturday, December 02, 2023
Tuesday, November 28, 2023
Elegies
有人說
詩的對手是青春
當青春遠去
詩也凋零
我城淪為新鄉
無語無聲
只記得從前
北角走到中環
一路叮叮相隨
昨夜的渡輪
駛往紅磡或九龍城
維多利亞的海風
少年人吹得醺醉
是女皇抑皇后
她的碼頭
她的書院
皇冠沒了
\天星墜落
城市從此無詩
只留一闕輓歌
因五十三年後
站在香港
卻已看不見香港
詩人如是說
Saturday, November 25, 2023
掛號
家中無人簽收
留下一紙掛號通知
心隨之掛
究竟是何要件
需要掛號寄達
從前也曾如此
有法庭陪審通告
有公司律師信函
周折過後
有驚無險
鬆一口氣
這回又是什麽名堂
搜索枯腸
或與保險有關
曾一包心意寄人
亦猶豫需否掛號
怕人如己心驚
只寄普通平郵
沒寫回郵地址
卻也原封不動退回
想必暗來查看居停
憎惡早已心中掛號
堅決不簽不收
什麽血海深仇
真的不明所以
二日後郵局領件
件重280克
確是保險公司文函
涉及保單業務收購
保障條款不變
特意掛號通知
惹你一場虛驚
心意不掛
盛情卻卻
此後無號
友達不達
Tuesday, November 21, 2023
Markham
聽人說, 很多移民加拿大多倫多的香港人都住在Markham, 日積月累, 那裡現似有小香港的格局。認識一位朋友, 曾有過一段網上情緣, 對方便是一位住在Markham的香港移民, 據說已移了好多年, 住在獨立的house, 出入都要汽車代步, 平常卻多宅在家裡看香港TVB的電視節目。心想Markham或是多倫多東北部的一個新市鎮, 如香港的沙田大埔等, 後來才知道, 它雖屬大多倫多地區一分子, 其實是一獨立的城市, 有自己的市長議會等, 完全不受多倫多管。
最近有一位黃色食店的老板去了加拿大, 也是落腳Markham, 他在臉書發帖說, 如天氣好, Markham(他寫媽禽)其實是一很漂亮的地方, 並有一張在當地港式餐廳拍的照片, 笑臉盈盈。便在帖內問他, 如想到Markham走走, 有些什麽地方可以去看一看的呢? 他說可以從Yonge Road沿路走到Downtown, 應是不錯的。
在美加城市, 看到的門牌號都很大, 一般去到四位數, 且5、6字頭也不罕見。這條Yonge Road便是從多倫多湖邊(waterfront)開始, 一直往北, 直直去到不知天涯何處似的。從這路往東走, 走到Markham downtown究竟有多遠也沒深究, 是人走還是車走呢? 其實要從多倫多市內坐公共交通到Markham似不容易, 好像多要轉兩三趟車, 周折非常。 終在網上查到一相對簡單的路線, 坐metro到一終點站叫Finch, 從哪裡坐一公車往東, 要20多個站, 在一十字路口下車, 轉乘另一公車往北, 約6、7個站, 便達Markham downtown。
在Finch等車, 看到很多亞裔臉孔都在等同一輛公車, 且有兩個20餘歲的男生正滔滔不絕用熟悉廣東話在聊天, 心想今日禮拜天, 等車的大部份應是要到Markham去逛街吧。上了巴士, 但沒幾站很多人都下了車, 包括那兩男生, 似與自己心想的並不一樣。沿途乘客上上落落, 巴士到了要轉車的十字路口, 也有很多人下車; 這裡似頗有人氣, 因左對角有一堆平房式的商店, 其中有加拿大最大型華人連鎖超市, 有食店, 有其它民生有關的店鋪, 似都是中文招牌, 心想這或已是Markham 的外圍, 不如安步當車走到市中心, 不就一條直路吧了。
到超市走了一下, 人頭湧湧, 各種華人食品應有盡有, 住在加拿大, 駕車到超市購物, 或是假期的指定動作吧。 店內還有一排熟食檔, 現炒現煮, 粥粉飯麵, 點心小炒, 男女老少, 大快朵頣, 生意似也不錯。不知觀察是否有誤, 感覺加拿大的物價. 好像要比美國那邊貴一點。其它的食店, 有麻辣有酸菜, 感覺是中國北方的口味佔主流。逛完往北走, 寛闊馬路車來車往, 行人沒幾個, 沒有高樓, 只有平房式的小店小場稀疏出現。是日陽光普照, 天高無雲, 有風但不太冷, 四野空曠, 秋黃處處, 走着走着, 嗅到的中國味飄之不去, 隱約有幾分走在北京四五環外市郊的感覺。但6、7個站卻是那麽遙遠, 長路只我獨行, 走也走不完似的, 有看到右方遠處一堆高樓, 卻不能一蹴即達, 還要跨過一高速公路的過橋, 再快走一段, 才到了Markham市。
看到有人在等車, Markham似有自己的交通系統, 公車站的設計跟多倫多的大不一樣。四周高樓, 但卻沒見太多的人, 心想或還沒到市中心吧。在冷清的路上走着, 看到前方有一華人老翁穿着運動鞋, 似在慢步走, 便趨前用廣東話問, 市中心在哪裡? 他似聽不懂, 便用英語再問, 他也英語回答, 似帶有中國腔調。他說熱鬧的地方就是前方那一列平房式的商場, 這裡沒有什麽high street, 沒有商業街。問他是來自中國嗎, 他說是, 來自北京, 問北京哪裡, 他說海澱, 我說過去經常在崇文門活動, 並說剛才一路走來的時候, 感覺跟北京四五環很像, 他說, 是呀, 北京也有這樣相似的地方。他說他兒子在加拿大工作, 他是來探親的。
走到商場區, 也是有一超市, 門外停了很多車, 有麥當勞, 有各種食店, 其中一家港式茶餐廳, 看店名, 似是黃色老板拍照的那家。麥當勞內頗熱鬧, 有老有少, 三三兩兩聚在一起, 年輕的男經理很活躍, 似認識不少顧客, 不時見他跟人在閒聊, 笑臉迎人。顧客及工作人員大多說英語, 或先入為主, 看樣子似都是香港人。這裡或就是所謂的Downtown, 有一巴士站可搭車直達多倫多某一個地鐵站, 但在這上車, 多倫多的車票卻不適用。車站旁邊有公園, 但怕錯過回多倫多的巴士, 沒走進去細看。
香江色變, 離散人多, 好像很多也去了加拿大; 曾在臉書上看到有離散港人在Markham一偌大草地上集會, 不知可就是身旁的公園內? 這裡高樓似都很新, 而多倫多到處都有新樓在興建, 4500萬人的國家, 移民或從來源源不絕, 不知有多少來自香港, 這兩年乘其救生艇計劃, 來的年輕人才有否直線上升?
在多倫多參觀Ontario省議會大樓, 碰到一中國留學生, 說正在鄰近一城市Hamilton念碩士, 原先聽他跟其同伴聊天, 好像是關於台灣的政治, 便想他們來自台灣, 但他說I wish, 似是一嚮往自由國度的青年。 他說他也申請香港的高才通計劃, 也獲批了, 問他那畢業後會去香港嗎? 見他只腼腆地笑笑, 搖搖頭, 說香港都變了, 應不會去了。異地偶遇, 竟亦港事纏繞, 也只能苦笑說, 是的, 是在走下坡。
跟自己的想像大相逕庭, 因香港而來, 離散他鄉, Markham真的會凝聚港心, 成為遠方的小香港嗎?
Wednesday, November 15, 2023
Monday, November 13, 2023
Victoria
從Vancouver 到Victoria, 舟車轉折, 有達人在網上介紹說, 要方便快捷可買一些旅行社辦的套票, 有專車從Vancouver Downtown開往渡海碼頭, 旅客下車上船, 船程1個半小時, 船到岸後也有專車在那裡等你, 將你送往Victoria市區, 說如此一條龍, 全程約需三個多小時, 費用約加幣100元左右。但也說可自行前往, 金錢可節省很多, 但時間卻大大增加至四五個小時, 云云。
自行前往的話, 可坐天車到Richmond的 Bridgeport站, 那裡有620號巴士前往渡輪碼頭, 到了碼頭買票上船, 坐的其實跟套票是同樣的船, BC Ferry公司經營, 船高五六層, 底兩層停泊自行駕車人士的車輛, 上面兩三層則乘客座位, 船上有小餐廳小商店, 最頂層可走出甲板吹風賞海, 據說運氣好的話, 或可見到海豚或鯨魚, 運霉如己當然是看不到了。就住在Richmond, 順利成章, 當然自行前往, 既節省又方便; 或非旅遊旺季, 坐巴士坐船都很順利, 毋須爭先恐後, 非常輕鬆。船到了溫哥華島, 已有70號巴士在等候, 準備將旅客送往Victoria; 車資單程2元半, 全天票則5元, 但需要現金, 不設找贖, 不像在Vancouver 坐公共交通可拍信用卡上車, 身上沒現金零錢, 如何是好? 向站在前端的女站長詢問, 哪知她二話不說, 竟撕了一張全天票給我, 說他們這裡坐車跟Vancouver是有點不一樣的, 道謝連連之餘, 不無尷尬之情, 如早知如此, 實會準備好輔幣的, 上車時向站長再次道謝, 並說我明天會買票的。
Victoria 位於海島南端的一小角, 市區範圍不大, 安步當車, 就能從城市一邊走到另一邊。 創作歌手林奕匡來自加拿大, 據說便是在Victoria土生土長的, 父母好像是在唐人街經營餐館, 他曾自嘲來自鄉下小城, 是個鄉下仔, 自小的生活或遠不如住在大城Vancouver般的多姿多采。 但小城卻是BC省的省會所在, 省議會就設在這裡, 而此處的歷史或比對岸Vancouver要來得長久一些, 畢竟船長George Vancouver好像最先是發現這海島的。市區或以內港(Inner Harbour)為中心, 內港不大, 浪靜風平, 海鳥飛翔, 停泊不少遊艇; 而省議會大樓座落港邊, 頗見宏巍, 大樓前屹立着女皇雕像, 樣貎要比萬里外維多利亞公園同一女皇的坐像年輕許多, 香江曾經也有Victoria Town, 不知兩個Victoria, 孰先孰後。
曾看一些旅遊資料, 說這裡的唐人街是北美洲第二古老的, 好像1900年左右便已有唐人聚居的雛形。走過不少唐人街, 這裡似最有感覺, 只因那些窄巷深弄, 彷彿仍能見到上世紀初, 腦後拖着長辮的前朝先民, 飄洋過海, 由南走北, 萬水千山, 最終仍是擠活在幾條窄街橫巷內, 走不出番外城寨, 北美洲的大山大水, 與之何有干。 現存三條窄巷, 番攤巷、戲院巷、飛龍巷, 當中以番攤巷為主街, 說是money street, 是其時這些海外庶民的經濟活動中心, 有錢莊有賭檔, 好像還有鴉片館。戲院巷是看戲的嗎? 看廣東大戲? 據說來到這裡尋金建鐵路的, 很多都是廣東台山人。看戲尋歡, 這裡可會是煙花巷溫存地? 飛龍巷原是什麽便聯想不到了, 現在開有咖啡館, 開在一些帶有中式建築風味的heritage building內, 也許香濃咖啡, 氤氳中能嗅到一絲上世紀初的東方茶香。
1994年第十五屆英聯邦運動會在Victoria舉行, 內港邊的壁上有一掛匾, 以誌其盛, 詳列當時派隊參賽的國家, 赫然見到Hong Kong的名字及小旗, 名副其實恍如隔世, 着實看到的是香港的前世, 英國殖民地自是英聯邦一員, 放假有英聯邦日, 有英女皇壽辰日。運動會由女皇伊利莎白二世親臨主禮開幕, 女皇去年高壽離世了, 香港也早已退邦, 與自由世界脫軌了, 睽違三十年, 一切俱往矣。
遠來旅人, 萬里外尋覓舊時, 熟悉的名字, 不一樣的海港。Victoria, 維多利亞, 曾叫域多利, 只是遠方區域變色, 多多不利, 奈何。
Thursday, November 09, 2023
New York
大城市正規酒店價格貴得驚人, 故第一次嘗試住AirBnB民宿; 在網站訂了一間位於Brookyln的單人房, 浴廁共用。有點遠離曼哈頓, 但屋主標榜交通方便, 徒步約10分鐘便能到地鐵站, 有F線直達34街、42街曼哈頓鬧區, 車程約30分鐘, 也算交通便利。 住了四晚, 頗覺愜意, 床尤其舒服, 睡得很好, 好像把先前坐過夜火車及住青年旅館沒睡好的眠都補了回來, 頗覺香甜。
一出地鐵站, 感覺去了一個南亞人的社區, 但一時搞不清是印度人還是哪個國家, 後經觀察, 應是孟加拉人為主。房間位於一寧靜街道上, 兩旁盡是兩層高的民房排屋, 感覺有點老舊。屋主是一中國人, 30多歲高大男生, 似不苟言笑, 答問題一句起兩句止。 後來見到他媽媽, 約六七十歲, 幾回都是戴着口罩, 頗健談, 說地道廣東話, 一見面便感謝我幫襯。她說兒子在網站上被評為Super host, 而且他們訂價不貴, 所以客人頗多, 且有回頭客, 還接待過歌星演員畫家等, 因為藝術行業的也想省錢。她說瘟疫期間他們都停了, 是今年初才再重張旗鼓的, 但紐約市政府卻要民宿做審核, 他兒子很快便辦了有關執照, 所以現在是拿正牌做生意。
屋主媽媽姓李, 問她是否來自香港, 她說在香港住過兩年, 住紅磡。原來他們來自中山, 79年左右便移民來了美國, 已經來了40幾年, 兒子在紐約土生土長。她說那時來美國, 男的主要做餐館女的則進製衣廠, 但現在製衣廠沒了, 女的大多做護理方面的工作。或是人口老化乃全球印象, 地鐵上見有不少廣告招聘護理工種, 有培訓, 主要照顧長者, 時薪日薪都有。
以前媽媽住老人院, 認識一位男同鄉, 70多歲, 身體壯健, 可自行出外, 每天早上都從砲台山道往上走, 然後天后廟道, 再從百福道回北角院舍, 散步一個大圈。他女兒一家也在美國紐約, 怕他孤苦一人在港, 便申請他去了美國團聚。他說女兒是做醫護, 原先以為是護士, 其實應也是在老人中心做護理工作。或近水樓台, 老鄉一到美國, 便能跟着女兒每天到老人中心活動, 中心包早午餐, 一分錢不用花, 美國的長者福利似也不錯。
屋主媽媽經過40多年辛勤工作後, 現在或是享受成果的時候, 每天或只在民宿中做點打掃清潔工作, 應不太勞累, 有很多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她說廳中鋼琴才買了不久, 一萬多塊, 因她想學彈鋼琴, 或是年輕時沒機會, 現在想追回一些逝去的青春樂韻, 再奏幾闕美國夢的甜美樂章。
紐約或真是一個大熔爐, 路上見到的什麽人種都有, 白人似沒有佔多, 大家或從世界各地湧來, 尋找各自的美國夢。這日禮拜天, 回來得早, 晚霞夕照, 看到這社區的孟加拉人正舉行園遊會或什麽, 警方幫忙封了大半條馬路給他們活動, 兩旁是賣家鄉小食衣物的攤檔, 遠端街中設了個小舞台, 上面擠站了一些穿戴民族衣服的男士, 他們或是這孟加拉社區的頭面人物, 有一人在大聲演講, 似在進行什麽選舉的拉票, 要他的族民支持他, 然後他再為他們在大熔爐內發聲, 爭取權益, 完成美夢。
多少年後重回紐約, 住進了當地人的家中, 地車往來, 漫步街頭, 誰人來了, 都是一個New Yorker。
Sunday, November 05, 2023
Montreal
從前的大名音義俱佳
一聽忘不了
曾經的世運會
各國旗幟仍然飄揚
半世紀前的冷戰
世界卻有各種可能
不知何時改了名
世運變了奧運
許是強国的音譯
雖沒有馬殺豬菜
但你似也特懞什麽了
迢迢遠道而來
才知秋色如許
紅黃如火
燃起多少年的傾慕
因你之名
無事不可能
只要人在
滿地可
Tuesday, October 31, 2023
星空
想看一眼星空
多少年的寄望
此番遠渡重洋
來到大都會
古埃及文明
讚嘆連連
而星空何在
展館上下遊走
覓無所終
原來一直記錯所在
星空不在中央
卻在第五十三的街外
珍品是戴草帽的自畫像
普羅旺斯鮮黃的光照
背後卻是了無色彩的貧困農婦
拮据畫家內心或一樣暗黑
有人將星空掛在房中
問夜空如許翻騰
如何一夜好眠
答下角一列平靜民房
靜如畫家心海
深更清夢不擾
曾說一起看星去
今又獨行誰知曉
中央公園秋意濃
第五大道星空杳
Thursday, October 26, 2023
Saturday, October 21, 2023
Chicago
在方格線上遊走
周遭高樓參天
侏儒迷失其中
筆直削壁
狹谷長街
可有黑幫疾走而過
急促足音某夜回響
在這建築的迷宮
找一座心儀的豐碑
是他己名為樓
斗大的驕橫侵據橋頭
河上新樓或起風雲
湖海激蕩
雲門未開
方方綠野
錦簇水漾
芝加哥
樓聳入雲
巍比天高
Sunday, October 15, 2023
飛揚
一條彩街旗幟鮮明
地上彩線斑斑
誰人在這走過幾段黑白
竟是如此赤祼得駭人
市政廳一聲槍響
他倒在血泊中
是他孖結街廳兩處
帶邊陲一族走進政治廟堂
他要招募你
I want to recruit you.
給你發聲給你希望
廳內莊嚴堂煌
有同性牽手走下如夢梯級
他隱身一旁微笑
而街角彩旗仍然飛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