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December 03, 2023

Five Hundred Miles

曾到倫敦東北外圍一處叫Watford的地方, 因聽說那裡也是頗多香港新移民的落腳地, 故來走走看看。一條high street, 小店林立, 也有新建的商場, 規模頗大, 據說現在很多人搬來這裡居住, 小鎮大興土木, 發展勢頭不錯。但也說這裡頗有歷史, 仍有一些好幾百年的老建築, 都在大街的一端, 過了人行隧道, 還有一個大公園, 小橋流水, 老樹草地, 好像曾是什麽王公貴冑的花園。靠近公園的路邊有一不太大的平房式建築,名有Hospice一字, 似是一醫療機構, 不識hospice, 沒有查字深究. 以為是老英國對hospital的別稱而已。

                                                            Cassiobury Park, Watford.

                                                 

電影中, 70多歲老者收到一封來自500英哩外的來信, 說他的一位女性舊同事患癌已到末期, 現正彌留在他們這海邊小城的Hospice內, 驀然才知那天在Watford經過的是一家寧養院舍, 讓晚程病人住在那裡, 靜度最後時光。收到這封說再見的信, 老者心有戚戚, 也寫了封慰問回函, 他到鎮上寄信, 竟因便利店內裝扮崩克年輕女售貨員一番戲言, 覺得如能親自徒步去這500哩外的Hospice見見這老同事, 憑着信念意志, 對方的病或可不藥而癒。

就這樣毫無準備下, 他開始five hundred miles的徒步旅程, 逕自向東北海邊走去, 並打電話到hospice叫老同事千萬要等他來, 不要沉沉睡去。 或許一生從沒做過什麽大事, 來到一把年紀才要邁開真正的旅程, 他義無反顧, 不理家中老妻反對, 更把身上的錢包鎖匙信用卡等寄回家中, 要身無家累, 了無牽掛, 席天幕地, 遠走天涯。 路上碰到很多人, 似都是貴人和好人, 當中有記者, 將他行走事迹廣報天下, 竟一時成為名人, 說他是朝聖者, 也吸引了一些追隨者, 浩浩蕩蕩, 敲鑼打鼓, 跟他一起走。

原先以為退休老夫老妻, 膝下無兒, 相依為命, 但在路上, 他跟人說他有一個兒子, 而且相當聰明, 考進劍橋。電影沒細說500哩的路線是怎樣的, 只知道他走小徑走公路, 沿途綠野起伏, 有經過Exeter、Derbyshire、Sheffield等地方。兒子的身影在路上似不時纏繞着他, 是一憤怒青年, 說恨他這個父親, 自剃光頭, 沉溺藥物。人多其實是覊絆, 每天才走那麽一兩哩路, 由是他脫下儀式感的朝聖T恤, 穿回當初舊衣, 在一天未光的凌晨, 又再獨自上路。

終於到了500哩外的海邊小城, 舊同事似在等着他, 還未睡去。而他卻突然崩潰似的, 在大庭廣眾屈膝跪下, 抱頭痛哭, 大喊說要見見自己的兒子。其實並不知他兒子為何會變得如此頽廢, 為何如此憎恨父親, 是他管教太嚴, 兒子想養一隻狗也不准, 父子從不溝通之故? 兒子在車房內自縊而亡, 他親手埋葬了他, 回到工作的啤酒廠, 將廠內成品推瀉一地, 是這女同事知他喪兒之苦, 為他代罪被炒; 女同事曾來家中探訪, 他不在, 留下訊息叫他不用把此事放在心上, 卻惹得妻子醋意萬分, 以為他們有染, 怨恨一直放在心內。

白頭人送黑頭人, 極度的哀傷埋在心裡很深很深, 很久很久, 足有四分一世紀, 藉着一場看似不可能的徒步朝聖之旅, 終於爆發了出來, 心結打開了, 夫妻諒解了, 坐在500哩外的海邊, 老手相握, 再有彼此。

If you miss the train I’m on,

You will know that I’m gone,

You will hear the whistle blowing,

Five hundred miles.

朝聖, 原是喪子的教贖,只因當初的錯過或過錯。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