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June 30, 2007
Oslo
奧斯陸雕塑公園裡總共有168個人體雕塑,橋兩邊石欄上站的是銅雕,橋遠端中央高壇上則是花崗岩石雕; 男女老少,生老病死,强健衰弱,男歡女愛,兄友弟恭,喜怒哀樂; 我們也在人生的公園逛了一回,蔚藍天空下赤身露體,要走得瀟灑。
據說這裡最有名的雕塑是一個憤怒的小男孩,個子不高,躲在一燈柱的後面,不留心還真的找到,他的名氣可能日漸與布魯塞爾撒尿的小孩並駕齊驅了。人們見了小孩那麽生氣,都憐愛有加,可能還覺得可愛好玩,不禁對之撫摸逗玩一番,由是小孩的雙臂以及小弟弟,都給摸得金亮金亮的,很是有趣。
每年12月10日,諾貝爾和平奬都會在奧斯陸的市政廳舉行頒發禮,挪威國皇親自頒發,冠蓋雲集,世界和平是否真的從這裡閃出了希望?
當今世界的紛亂源頭可能是來自中東的以巴衝突,1993年以巴雙方曾簽訂[奧斯陸條約],以土地換和平,曾為和平帶來曙光。但轉瞬十數載,衝突卻越演越烈,和平仍在風中,令世人感慨無望。
緬甸的昂山素姬被當地軍政府長期軟禁,她身體力行的不抵抗運動,不知何時能在自己國土上開出民主的花朵? 但她髻上永遠的一大串鮮花,搖曳生姿,嫵媚中一股不移的堅定,令人傾倒。
西藏的達賴喇嘛今年72歲,據說患有直腸癌,病情可能有擴大之虞。他與中國政府接觸,希望可以落葉歸根,重回故土。出走西藏後暫棲印度一地,世界各地奔走,贏得世人同情和景仰,然而時不與我,此刻或許只想能永遠身躺高原故土,未竟之志,或可等轉世的自己再來鬥爭實現。
小男孩為何那麽憤怒生氣? 人生四苦不可免,世人為何仍爭鬥不息,給無數的小孩帶來額外的痛苦?
Tuesday, June 26, 2007
Fjord
曾經問過不少人,有大有小,都說沒聽過什麽是fjord,心裡有點納悶,以及幾分失落,難道他們中學的時候都沒上過地理課嗎? 還是自己太[老餅],不知香港地理課程己改了又改多少遍?
忘了是中三還是中四學的,對fjord這個字一直情有獨鍾,總覺其讀音有種難言的異國風韻,很是迷人。知道它是挪威特有的自然地貎,印象中是曲曲折折的海灣,配以陡直峭立的懸崖石壁,很是嚮往;原來除了海岸外,大海的臂膀可深入內陸山溝達兩百多公里,最後臂膀纖細如指,化成一泓溫柔的深情,讓飛瀑山谷靜靜躺在他的臂灣裡。Fjord中文譯為峽灣,有人說其景觀像中國的三峽,但三峽是河灣,這裡卻是海灣。
挪威Fjord於2005年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UNESCO)列為世界自然遺產。
電影[男人四十]中的男主角人到中年,心裡的願望是能到長江三峽走一趟,以領略蘇東坡[赤壁賦]內的無限情懷,[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好像不到三峽一次,這人生便不完整似的,遺憾終身。我也沒去過三峽,或許這一生再也去不了,因為蘇子杜甫身處的三峽已經不存在了,因為[偉大]的三峽工程,很多景觀都已淹沒在河水裡,無邊落木或許仍會蕭蕭下,但不盡長江已被攔截,不再滾滾來。
今夜借宿在fjord地區,晚上十二點天仍亮如白晝,房間的玻璃天窗又關不上,真不知能否入夢,夢回千里外唐宋詩詞裡的三峽?
Strömstad
意為河溪城市的海邊小鎮,離瑞典挪威邊境不遠,依山丘而建,面向一內港灣,在沒有陽光的六月,海風吹得還有點刺骨。據說瑞典這邊物價較低,正值週末,不少挪威人專程坐船來此渡小假及買東西,海邊小廣場周圍的商店人來人往,在禮拜六的歐洲來講,人氣還算相當旺。
在山丘上望海的餐廳享用自助午餐,各式各樣的三文魚美食,令人垂涎不已,價錢也不貴,只恨肚子太小,似未能盡饞。同行的大陸貴客每人堆滿一大盤,有鹹有甜,還嚷着三文魚沒有醋沒有芥苿佐料,吃了可能受不了,有些盤子裡的食物還沒吃完就不要了。有的把人家用來裝飾菜餚的果雕也不客氣地拿來當飯後果,吃得不亦樂乎。
國內客人表示他們自己出國代表中國,故要表現得體,以免在老外前給國人丟面子,入鄉要隨俗。但說不了兩天,便嚷着要喝自己帶來的大陸高度酒,各酒家都說不行,因自帶酒沒有打稅,給人抓到,他們酒牌即會被吊銷。他們自恃小聰明,千方百計將高度白酒倒裝在一礦泉水塑料瓶帶進餐廳,吃餐時,將白酒倒入水杯,一股難嗅味傾刻瀰漫四周,年輕的侍應走過,鼻子緊索了兩下,臉有難色但卻沒出聲。也許自知失禮,這班貴客也趕急滲水喝乾以除酒味。
言之由得我,行之卻不由得我,言行不一,這會是個人素養的問題,還是民族性使然,徒呼奈何?
Sunday, June 24, 2007
Helsingor
可能因為莎士比亞名著[王子復仇記]的關係, 有不少人都到這位於哥本哈根東北角的[哈姆雷特古堡]參觀, 此處與瑞典隔海相望, 好像也以西方遊客為主, 也有古裝打扮的年輕武士在在古堡下擊劍對打, 不知是在拍戲還是即興表演. 其實此古堡平平無奇, 遠遠不如也在附近的另一古堡 - Frederiksborg古堡.
Frederiksborg古堡現為國家歷史博物館, 內有雕刻細緻, 金碧輝煌,視覺宏偉的禮拜堂和大禮堂, 據說當年文雅麗跟丹麥二王子便是在這裡舉行婚禮的.
現在遊北歐的大陸遊客好像不少, 估計大部份來自富裕的沿海省市, 他們大都自認為國內的中產階級, 生活水平不亞於西歐各國, 據說現擁有兩套房子的人不在少數, 一為市內居室, 一為鄉郊排屋以作渡假之用. 這些富裕的中國人自豪感大滿貫, 不時以他們國內的一些經驗, 欲貶低北歐生活也不外如是, 甚至有些地方比國內還不如. 有時他們自覺有所被怠慢, 即呈怒不可遏之狀, 表示中國已今非昔比, 若干年後更會超越歐美, 已非吳下阿蒙的弱者, 世界等着中國的崛起吧!
中國人是否也正進行他們的復仇記? 如果中國真的會大國崛起, 最終會是世界之福嗎?
Friday, June 22, 2007
Copenhagen
每個遊人到了哥本哈根的第一件事, 好像都要到海邊看她一眼, 一睹她的芳容後, 才算到此一遊. 只不知當遊人都陸續離去了, 剩她獨自一人時, 望着茫茫大海, 心裡想的是什麽?
導遊說丹麥有一小撮極右分子, 極力排斥外來人移居丹麥, 更不想有任何外國人到他們國家旅遊, 故此便對丹麥最聞名遐邇的小小美人魚大施辣手, 曾經斫掉她的雙手, 也曾將她斬首示眾, 而九一一發生後, 更一度將她炸個稀巴爛云云. 對此解說, 我半信半疑, 美人魚銅像是有被破壞過好幾回, 但好像還沒聽說曾經有被炸毀過.
曾聽丹麥朋友說, 他們丹麥人最有看法的是那一班中東土耳其移民的第三代, 這些所謂第三代都是在丹麥土生土長, 但卻不願意融入丹麥人社會, 經常與本地人有所衝突, 只强調自己的民族傳統, 控訴被丹麥人歧視, 又坐享國家優厚福利, 有些更索性不務正業, 給本地人帶來不少麻煩, 是丹麥當今一令人頭痛的社會問題.
Thursday, June 21, 2007
Odense
昨天在安徒生出生地見到來自香港的Princess Alexandra, 個子不高, 身材嬌小, 似有點瘦削, 服裝素雅, 當知道是她時, 她已經步進了市政廳, 驚源一瞥, 並沒看清楚她的樣子, 但我想不論怎樣, 她肯定沒有等在市政廳門外歡迎她的一班小朋友美麗可愛的. 雖然已經跟二王子離婚, 但丹麦人好像還很喜歡她, 仍然很popular.
參觀安徒生故居時, 來自新疆的哈萨克導遊言之鑿鑿地說, 安徒生一生有三段愛情, 頭兩段好像都被女人拒絶, 最後才知道他是個同性戀, 有一長期同性戀人云云. 大陸的客戶聽了似都很驚訝, 還有點童夢破碎的樣子, 因他們從小就讀安徒生童話故事, 據說安徒生童話符合共產黨批判資本主義的目的, 在中國小孩子心中很小就知道那賣火柴的小女孩有多可憐. 另外他們也讀皇帝的新裝, 但不知道是否仍擁有小孩子的一顆赤子之心, 還是從小就學習了如何鬥爭以自保, 對皇帝赤身露體視而不見.
參觀安徒生故居時, 來自新疆的哈萨克導遊言之鑿鑿地說, 安徒生一生有三段愛情, 頭兩段好像都被女人拒絶, 最後才知道他是個同性戀, 有一長期同性戀人云云. 大陸的客戶聽了似都很驚訝, 還有點童夢破碎的樣子, 因他們從小就讀安徒生童話故事, 據說安徒生童話符合共產黨批判資本主義的目的, 在中國小孩子心中很小就知道那賣火柴的小女孩有多可憐. 另外他們也讀皇帝的新裝, 但不知道是否仍擁有小孩子的一顆赤子之心, 還是從小就學習了如何鬥爭以自保, 對皇帝赤身露體視而不見.
Saturday, June 16, 2007
老港正傳
據說電影原先叫[老左正傳],但不知為何,公映時卻改成[老港正傳],老港,什麽是老港,真有點不知所謂。或許是 [老左]二字,在香港人的詞彙裡有貶義,connotation不好,為了避免政治不正確,故修改為妙? 暗地裡,此片可能是一班堅貞的左派電影工作者給特區回歸十周年的獻禮,更可能是欲為民建聯挽回名聲的苦心作品。
但作為一齣電影,此片拍得並不很好,原先以為或可媲美[千言萬語],但看後卻有點失望,似完全沒有那社會性的質感,不知是導演功力不逮,還是劇本先天不足,內容吞吞吐吐,人物徒具形象,不明其內心的堅持究竟是什麽。同樣的黃秋生,我們知道[千言萬語]中甘神父追求的是什麽,但本片的老港,終日眉頭緊鎖,不知所為何事,一心只想到北京天安門一趟,但究竟是什麽驅使他要到天安門,他愛天安門究竟有多深,觀眾似一點感受不到。
影片最後字幕特別鳴謝昔稱民建聯四大天王的譚耀宗、曾鈺成、程介南、陳婉孄,不知電影中有多少這四大天王自己或同路人的影子,但由於電影對老港年輕時的經歷著墨不多,我們完全體會不到這班人那段紅紅向上、真心追求、義無反顧的烈火青春是怎樣的,故當老港妻亡子散獨在電線錯綜複雜的天台上痛哭,觀眾似也無動於中。是時代虧負了他嗎?
電影選了七十年代初[跳灰]的主題曲[問我]作為主人翁的自況歌曲,圖拉近與普羅香港觀眾的集體回憶,但我懷疑真實性究竟有多大? 七十年代初文革方興未艾,這班堅貞左派可能正浸淫在大陸八齣樣板戲的革命歌曲中,有多少人會聽當時港英殖民地的糜糜之音呢? 還是他們也喜歡港台流行曲,不過只能偷偷地聽,只能在夜闌人靜時的牀第才可互訴心曲?
鄭中基演的兒子,不知是演技所限,還是導演別有所指的要求,從頭到尾都歇斯底里地喊叫不停,令人有點受不了。這角色究竟想代表什麽人? 老左的下一代? 他鬱鬱不得志,是由於香港人的存心歧視及排擠,還是他自己不思進取?後來他轉戰大陸,因為改革開放到處黃金,但到處碰壁,一事無成,按電影時序看,他在大江南北闖蕩大概也有十年,但最後只落得背了一個大包伏回流香江,落寞失意。這會否隱喻譚、曾、程、陳一代人多少年來跟着國內一個又一個的運動盲流亂竄,到頭來也是背了一個大包伏地獨在一隅,失意落寞,冷暖自知?
老港把自己畢生積蓄給了朋友的兒子海外留學,這友人兒子學有所成,最後更成為中資大機構的主管人士,衣錦還鄉,並多倍報答老港,令老港老懷大慰。看到這一幕竟然有點悲哀,不知這可會是老左一代人的思想自瀆?他們會否心想現時中國經濟繁榮國運大盛,當中也有他們的一份無私的付出? 但現實中的中央是否真的如此對待我們呢? 要我們歸邊就歸邊,要我們咬鬥就咬鬥,只有辱,沒有榮?
明年老港可能會到北京當奧運義工,可能真的如願以償,腳踏在北京天安門廣場上,但他一直以來所嚮往的,究竟是哪一年的天安門? 四九? 六六? 七六? 八九? 還是終日灰濛濛、難得見藍天的現在? 影片横跨三四十年,以不同的經濟事件表示年月更迭,73股災、80年代改革開放、97金融風暴、03沙士,但一些香港人呼吸與共的政治事件卻輕輕帶過或隻字不提,片中各人也以自身的經濟成就作為成功的指標,但在堅貞左派中,經濟成就應不是他們深心處的終極追求,畢竟當初是為了一腔視錢財如糞土的真誠理想,而投入那熊熊的政治烈火中的,而現今竟以銖錙相攀比,當是時代的嘲弄,午夜夢迴,或許真的只可泣唱[我但願能夠講一聲我係係]以自況。
影片結尾鄭中基所唱的主題曲頗動聽,而全片最令人感動的也是當中一句歌詞,[我六歲的英雄],誰是你六歲時的英雄呢?
但作為一齣電影,此片拍得並不很好,原先以為或可媲美[千言萬語],但看後卻有點失望,似完全沒有那社會性的質感,不知是導演功力不逮,還是劇本先天不足,內容吞吞吐吐,人物徒具形象,不明其內心的堅持究竟是什麽。同樣的黃秋生,我們知道[千言萬語]中甘神父追求的是什麽,但本片的老港,終日眉頭緊鎖,不知所為何事,一心只想到北京天安門一趟,但究竟是什麽驅使他要到天安門,他愛天安門究竟有多深,觀眾似一點感受不到。
影片最後字幕特別鳴謝昔稱民建聯四大天王的譚耀宗、曾鈺成、程介南、陳婉孄,不知電影中有多少這四大天王自己或同路人的影子,但由於電影對老港年輕時的經歷著墨不多,我們完全體會不到這班人那段紅紅向上、真心追求、義無反顧的烈火青春是怎樣的,故當老港妻亡子散獨在電線錯綜複雜的天台上痛哭,觀眾似也無動於中。是時代虧負了他嗎?
電影選了七十年代初[跳灰]的主題曲[問我]作為主人翁的自況歌曲,圖拉近與普羅香港觀眾的集體回憶,但我懷疑真實性究竟有多大? 七十年代初文革方興未艾,這班堅貞左派可能正浸淫在大陸八齣樣板戲的革命歌曲中,有多少人會聽當時港英殖民地的糜糜之音呢? 還是他們也喜歡港台流行曲,不過只能偷偷地聽,只能在夜闌人靜時的牀第才可互訴心曲?
鄭中基演的兒子,不知是演技所限,還是導演別有所指的要求,從頭到尾都歇斯底里地喊叫不停,令人有點受不了。這角色究竟想代表什麽人? 老左的下一代? 他鬱鬱不得志,是由於香港人的存心歧視及排擠,還是他自己不思進取?後來他轉戰大陸,因為改革開放到處黃金,但到處碰壁,一事無成,按電影時序看,他在大江南北闖蕩大概也有十年,但最後只落得背了一個大包伏回流香江,落寞失意。這會否隱喻譚、曾、程、陳一代人多少年來跟着國內一個又一個的運動盲流亂竄,到頭來也是背了一個大包伏地獨在一隅,失意落寞,冷暖自知?
老港把自己畢生積蓄給了朋友的兒子海外留學,這友人兒子學有所成,最後更成為中資大機構的主管人士,衣錦還鄉,並多倍報答老港,令老港老懷大慰。看到這一幕竟然有點悲哀,不知這可會是老左一代人的思想自瀆?他們會否心想現時中國經濟繁榮國運大盛,當中也有他們的一份無私的付出? 但現實中的中央是否真的如此對待我們呢? 要我們歸邊就歸邊,要我們咬鬥就咬鬥,只有辱,沒有榮?
明年老港可能會到北京當奧運義工,可能真的如願以償,腳踏在北京天安門廣場上,但他一直以來所嚮往的,究竟是哪一年的天安門? 四九? 六六? 七六? 八九? 還是終日灰濛濛、難得見藍天的現在? 影片横跨三四十年,以不同的經濟事件表示年月更迭,73股災、80年代改革開放、97金融風暴、03沙士,但一些香港人呼吸與共的政治事件卻輕輕帶過或隻字不提,片中各人也以自身的經濟成就作為成功的指標,但在堅貞左派中,經濟成就應不是他們深心處的終極追求,畢竟當初是為了一腔視錢財如糞土的真誠理想,而投入那熊熊的政治烈火中的,而現今竟以銖錙相攀比,當是時代的嘲弄,午夜夢迴,或許真的只可泣唱[我但願能夠講一聲我係係]以自況。
影片結尾鄭中基所唱的主題曲頗動聽,而全片最令人感動的也是當中一句歌詞,[我六歲的英雄],誰是你六歲時的英雄呢?
Wednesday, June 13, 2007
滿城盡帶黃金甲
中國人大委員長吳邦國在一個所謂紀念香港特區基本法實施十周年的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他說香港沒什麽剩餘權利,其高度自治的所有權利,都是中央給的,中央給你多少權,你就有多少權。他還說按鄧小平遺訓,香港不能搞什麽三權分立,要完全行政主導。原來所謂高度自治,港人治港,只不過是中國共產社會主義一貫的假大空,香港信以為真,只是並不美麗的誤會而已。
特首選舉辯論時,梁家傑說只要香港人萬眾一心,按基本法規定,香港是可以有真正的普選的,當時曾蔭權嗤之以鼻,搖搖頭。原來曾早悉天機,基本法只不過是一紙謊言,實情應是中央給不給你有普選的權利才對。[滿城盡帶黃金甲]中的皇帝對有能力有理想的二王子說,朕給你的才是你的,朕沒給的,你不能拿不能搶。原來這電影是拍給香港人看的,你香港人還是乖乖地聽皇帝的話,按時吃藥,不要像戲中皇后一般較勁, 中央給你吃的都是些促進經濟繁榮的寳藥,自由行、CEPA、中資新股、QDII,一帖又一帖的滋陰保陽,香港全面發展金融業,恃着背靠祖國,肯定超英趕美,香港人想窮都很難了。
很多人說,香港一直以來都沒有民主,但有自由有法治就夠了,不也發展得很好嗎? 但吳邦國訓示香港不能搞三權分立,那司法不能獨立,只能服膺於行政,行政單位、長官隨時可干預司法,這還會是先進社會所認同的法治嗎? 可能不是,吳講話後不一會,香港老愛國吳康民則有文章說,香港最重要的是言論自由,再也不提法治了。沒有法治,可能也不要緊,梁錦松不是說,中國沒有三權分立,外國企業不也照樣摩肩接踵擠進中國投資嗎? 北大人也說要依法治港,依法依法,可能壓根兒不過是[依他們的說法]的委婉詞罷了!
回歸前,美國[財富]雜誌有封面故事,預言中國收回主權後,香港必死無疑。但回歸十周年在即,[時代]雜誌婉轉地為其姐妹雜誌賠不是,香港迄今沒死,可能比以前還更有活力,只不過晴天有雲而已。春江水暖鴨先知,香港人又自覺如何呢? 你熟悉的香港十年來可有變化? 老街老巷老建築消失了多少? 原法律原制度原觀念又改變了多少? 變好了還是變差了? 香港還沒死,但香港有病嗎? 會否有一把無形的鐮刀搖搖欲墜地懸在頭頂上而變得終日惶恐不安? 或者身處的鳥籠空間越來越狹窄而變得抑鬱難安?
社會上總有一些有識之士說,中國大陸發展一日千里,香港應避免被邊縁化,必須儘快與國內靠攏、融合,吳的宣示,正正是求仁得仁,中國、香港都沒有普選,都沒有三權分立,再也不會被邊縁化了,只是自稱亞洲國際城市的香港,自此便處在文明先進世界的邊縁了。
[滿城盡帶黃金甲]的英文名叫Curse of the Golden Flower,curse是咀咒,那一朵golden flower會是香港嗎?或許中國收回主權治權,便成了對香港的咀咒,但香港人會否甘於活在咀咒之中?
今年七一能趕得及回來遊行嗎?
特首選舉辯論時,梁家傑說只要香港人萬眾一心,按基本法規定,香港是可以有真正的普選的,當時曾蔭權嗤之以鼻,搖搖頭。原來曾早悉天機,基本法只不過是一紙謊言,實情應是中央給不給你有普選的權利才對。[滿城盡帶黃金甲]中的皇帝對有能力有理想的二王子說,朕給你的才是你的,朕沒給的,你不能拿不能搶。原來這電影是拍給香港人看的,你香港人還是乖乖地聽皇帝的話,按時吃藥,不要像戲中皇后一般較勁, 中央給你吃的都是些促進經濟繁榮的寳藥,自由行、CEPA、中資新股、QDII,一帖又一帖的滋陰保陽,香港全面發展金融業,恃着背靠祖國,肯定超英趕美,香港人想窮都很難了。
很多人說,香港一直以來都沒有民主,但有自由有法治就夠了,不也發展得很好嗎? 但吳邦國訓示香港不能搞三權分立,那司法不能獨立,只能服膺於行政,行政單位、長官隨時可干預司法,這還會是先進社會所認同的法治嗎? 可能不是,吳講話後不一會,香港老愛國吳康民則有文章說,香港最重要的是言論自由,再也不提法治了。沒有法治,可能也不要緊,梁錦松不是說,中國沒有三權分立,外國企業不也照樣摩肩接踵擠進中國投資嗎? 北大人也說要依法治港,依法依法,可能壓根兒不過是[依他們的說法]的委婉詞罷了!
回歸前,美國[財富]雜誌有封面故事,預言中國收回主權後,香港必死無疑。但回歸十周年在即,[時代]雜誌婉轉地為其姐妹雜誌賠不是,香港迄今沒死,可能比以前還更有活力,只不過晴天有雲而已。春江水暖鴨先知,香港人又自覺如何呢? 你熟悉的香港十年來可有變化? 老街老巷老建築消失了多少? 原法律原制度原觀念又改變了多少? 變好了還是變差了? 香港還沒死,但香港有病嗎? 會否有一把無形的鐮刀搖搖欲墜地懸在頭頂上而變得終日惶恐不安? 或者身處的鳥籠空間越來越狹窄而變得抑鬱難安?
社會上總有一些有識之士說,中國大陸發展一日千里,香港應避免被邊縁化,必須儘快與國內靠攏、融合,吳的宣示,正正是求仁得仁,中國、香港都沒有普選,都沒有三權分立,再也不會被邊縁化了,只是自稱亞洲國際城市的香港,自此便處在文明先進世界的邊縁了。
[滿城盡帶黃金甲]的英文名叫Curse of the Golden Flower,curse是咀咒,那一朵golden flower會是香港嗎?或許中國收回主權治權,便成了對香港的咀咒,但香港人會否甘於活在咀咒之中?
今年七一能趕得及回來遊行嗎?
Tuesday, June 05, 2007
Miss Potter
在北京飛香港航班上看了這齣電影, 第一次心不在焉地看一眼沒一眼, 第二次才專心地看完整齣影片, 在吃餐的某剎那竟然要强忍淚水, 怕給人看見以為發生什麽事. 其實電影並不悲慘, 只是一股淡淡的哀愁, 繚繞在湖區起伏的丘陵上, 揮之不去. 或許我們都想像Miss Potter一樣, 凡事不强求, 卻又可以過自己想過的生活, 說選擇獨身, 但不躲避愛情, 在自己的動物世界裡與山水為伴.
突然很想到英國湖區一遊, 不知道在那裡會否碰到小時候的Miss Potter在湖邊畫畫, 一高個子的大哥哥偶而走過, 大家聊起天來, 大哥哥說很喜歡她有關小鴨子的故事. 童年的偶遇, 誰能預知縁繫終生, 在Miss Potter初戀失意時, 他為她奔走另一番事業, 在湖區的青山緑水間成就一段遲來但實在的情縁.
突然很想到英國湖區一遊, 不知道在那裡會否碰到小時候的Miss Potter在湖邊畫畫, 一高個子的大哥哥偶而走過, 大家聊起天來, 大哥哥說很喜歡她有關小鴨子的故事. 童年的偶遇, 誰能預知縁繫終生, 在Miss Potter初戀失意時, 他為她奔走另一番事業, 在湖區的青山緑水間成就一段遲來但實在的情縁.
Monday, June 04, 2007
消失了的光影 - 金鴻基
金鴻基戲院座落在北角的邊沿,原址現在是一教會,在港運城對面,屬於那種鬧市中的所謂教堂,一個大大的十字架貼在大廈外墻,自以為可引導城市中營營役役迷迷茫茫的普羅大眾似的。戲院其實並不老,應是八十年代初陳舊矮樓改建高層住宅樓時,預留底下幾層作商場及戲院才有的,但不旋踵九十年代中就結業了,英年早逝。
金鴻基戲院的落成適逢香港電影黃金歲月的起飛,那時邵氏可能正逐漸減少製作,但嘉禾卻如日方中,製作不斷,再加上後來新藝城、德寳的異軍突起,還有不少的獨立製作公司,真的是熱鬧非常。而八十年代初也出了一批新浪潮導演,他們大都外國學成歸來,並在電視圈裡浸淫了一段時間,相繼投入影壇拍電影,每一位都獨當一面,都有自己的風格,電影是一齣賽新一齣,看得影迷眉飛色舞。那時候的香港電影除了是本地市民的一大娛樂外,更出口世界各地,跟當時的香港流行歌曲一樣,頗受不少外國人歡迎,尤其是亞洲地區,更可以說是全球華人的精神食糧,不可或缺。
幾年前曾陪幾位國內客戶到美國考察觀光,參加了一個由加拿大多倫多始發的當地華人旅行團。我們的旅程從紐約開始,導遊是一位三十多歲的小姐,當旅遊車駛經曼哈頓唐人街時,她說再轉一個街口就是璇宮大酒樓了,一時狐疑為何要介紹這酒樓,因又不在紐約吃中午飯,後來導遊小姐問,你們記不記得[秋天的童話]裡周潤發所扮演的船頭尺,戲中他工作的中國餐館就是這家璇宮大酒樓了,車上各人發出一陣笑聲,只是同行的大陸客人卻毫無頭緒是什麽一回事。
[秋天的童話]是夫妻檔的作品,張婉婷導演,羅啟銳編劇,二人好像是在紐約唸電影的,他們第一齣作品叫[非法移民],也是以紐約唐人街為背景,演出者全是業餘演員,增加真實感,也有紀録片的質感。本片好像是他們第二部作品,前幾年曾有過什麽過去百年還是八十年代香港電影評選,[秋天的童話]名列前矛,已是香港電影經典中的經典。電影主演者除了周潤發,還有鍾楚紅和陳百强,鍾已息影而陳又離世多年,如此陣容真可說是今生不再了。對璇宮大酒樓沒印象,但戲中船頭尺他們唐人街一大夥的[中國同學會]的會歌,[你阿媽大減價,益你阿爸],卻是睡着了也會笑醒的。
戲中船頭尺有情有義,卻是一讀書不多的粗人,語言粗鄙,編劇的對白也切合他身份,滿口的[仆街]、[懶靼],二十年前看電影的觀眾並不覺得有所冒犯,但二十年後的今日香港卻不能容忍如此鄙俗言語,認定為不雅,在電視上放映必須刪剪,電視台不敢抗爭。保守如斯,香港究竟是進步了還是退步了? 這究竟是大多數香港人普遍的道德標準,還只是一小撮極保守人士欲强加諸香港的枷鎖?
那時王家衞導演的電影,好像有幾齣都是在金鴻基看的,如[阿飛正傳]、[重慶森林]、[東邪西毒],但其實並不太喜歡他的作品。王的電影好像並不着重劇情、情節,只專注於風格、氣氛,有的時候甚至懷疑他的電影其實沒有固定的劇本,只是興之所至地隨意拍了很多片斷,接着後期製作時東剪西剪地拼湊,竟也成就了一齣風格獨特的電影,據說[花樣年華]就是這樣拍出來的。然而就像導演長年戴了黑色墨鏡一樣,很多時候真的很難捉摸他真正的意思是什麽,看不明白之餘,還是一種耐性的煎熬及考驗。記得去看[東邪西毒]是九點半,戲院內觀眾寥寥無幾,電影全是當時得令的大明星,但人人似面目模糊看不清楚,電影遠赴陝西北部黃土地拍攝,故很多時候銀幕上都是黃澄澄一大片,好像人物與人物之間都沒啥交流,只一個一個獨自喃喃自語,偶而一兩個鏡頭構圖頗奇特,揮劍斬水濺起半圓形的水花,好容易看完全場,卻也惹得某一兩個觀眾口裡的髒話四濺。
但這也是創意,百花百賣,王導演的歐美知音還真不少,每回新片上映,都成為中外影壇焦點,他第一部到好萊塢拍的[藍莓夜]是本屆康城影展的開幕影片,但據說觀眾看後評價似不太高。八十年代的香港創意無限,反映在電影上就是一個蓬勃的行業,影片一部接一部,故每回看電影總要準時入場,怕錯過了開場時的下期及不日放映影片的精華片斷,不值。不知是否因為社會日趨保守,桎梏了創意,影業不斷走下坡,最終成為眼下的有一部沒一部的青黃不接,致使鍾情港片的影痴及從業者,幾三餐不繼,最後意興闌珊,只能緬懷過去光影的流金歲月。
或許金鴻基戲院讓路給教會正標誌着一個時代的結束,從此光影的童話不再,秋天過後,竟是綿綿無了期的寒冬;別了八十年代的花樣年華,流竄於禁忌處處的保守森林,這是東邪的不雅,那是西毒的淫褻,通通非法,香港這阿飛終也成了遙遠的傳說。
金鴻基戲院的落成適逢香港電影黃金歲月的起飛,那時邵氏可能正逐漸減少製作,但嘉禾卻如日方中,製作不斷,再加上後來新藝城、德寳的異軍突起,還有不少的獨立製作公司,真的是熱鬧非常。而八十年代初也出了一批新浪潮導演,他們大都外國學成歸來,並在電視圈裡浸淫了一段時間,相繼投入影壇拍電影,每一位都獨當一面,都有自己的風格,電影是一齣賽新一齣,看得影迷眉飛色舞。那時候的香港電影除了是本地市民的一大娛樂外,更出口世界各地,跟當時的香港流行歌曲一樣,頗受不少外國人歡迎,尤其是亞洲地區,更可以說是全球華人的精神食糧,不可或缺。
幾年前曾陪幾位國內客戶到美國考察觀光,參加了一個由加拿大多倫多始發的當地華人旅行團。我們的旅程從紐約開始,導遊是一位三十多歲的小姐,當旅遊車駛經曼哈頓唐人街時,她說再轉一個街口就是璇宮大酒樓了,一時狐疑為何要介紹這酒樓,因又不在紐約吃中午飯,後來導遊小姐問,你們記不記得[秋天的童話]裡周潤發所扮演的船頭尺,戲中他工作的中國餐館就是這家璇宮大酒樓了,車上各人發出一陣笑聲,只是同行的大陸客人卻毫無頭緒是什麽一回事。
[秋天的童話]是夫妻檔的作品,張婉婷導演,羅啟銳編劇,二人好像是在紐約唸電影的,他們第一齣作品叫[非法移民],也是以紐約唐人街為背景,演出者全是業餘演員,增加真實感,也有紀録片的質感。本片好像是他們第二部作品,前幾年曾有過什麽過去百年還是八十年代香港電影評選,[秋天的童話]名列前矛,已是香港電影經典中的經典。電影主演者除了周潤發,還有鍾楚紅和陳百强,鍾已息影而陳又離世多年,如此陣容真可說是今生不再了。對璇宮大酒樓沒印象,但戲中船頭尺他們唐人街一大夥的[中國同學會]的會歌,[你阿媽大減價,益你阿爸],卻是睡着了也會笑醒的。
戲中船頭尺有情有義,卻是一讀書不多的粗人,語言粗鄙,編劇的對白也切合他身份,滿口的[仆街]、[懶靼],二十年前看電影的觀眾並不覺得有所冒犯,但二十年後的今日香港卻不能容忍如此鄙俗言語,認定為不雅,在電視上放映必須刪剪,電視台不敢抗爭。保守如斯,香港究竟是進步了還是退步了? 這究竟是大多數香港人普遍的道德標準,還只是一小撮極保守人士欲强加諸香港的枷鎖?
那時王家衞導演的電影,好像有幾齣都是在金鴻基看的,如[阿飛正傳]、[重慶森林]、[東邪西毒],但其實並不太喜歡他的作品。王的電影好像並不着重劇情、情節,只專注於風格、氣氛,有的時候甚至懷疑他的電影其實沒有固定的劇本,只是興之所至地隨意拍了很多片斷,接着後期製作時東剪西剪地拼湊,竟也成就了一齣風格獨特的電影,據說[花樣年華]就是這樣拍出來的。然而就像導演長年戴了黑色墨鏡一樣,很多時候真的很難捉摸他真正的意思是什麽,看不明白之餘,還是一種耐性的煎熬及考驗。記得去看[東邪西毒]是九點半,戲院內觀眾寥寥無幾,電影全是當時得令的大明星,但人人似面目模糊看不清楚,電影遠赴陝西北部黃土地拍攝,故很多時候銀幕上都是黃澄澄一大片,好像人物與人物之間都沒啥交流,只一個一個獨自喃喃自語,偶而一兩個鏡頭構圖頗奇特,揮劍斬水濺起半圓形的水花,好容易看完全場,卻也惹得某一兩個觀眾口裡的髒話四濺。
但這也是創意,百花百賣,王導演的歐美知音還真不少,每回新片上映,都成為中外影壇焦點,他第一部到好萊塢拍的[藍莓夜]是本屆康城影展的開幕影片,但據說觀眾看後評價似不太高。八十年代的香港創意無限,反映在電影上就是一個蓬勃的行業,影片一部接一部,故每回看電影總要準時入場,怕錯過了開場時的下期及不日放映影片的精華片斷,不值。不知是否因為社會日趨保守,桎梏了創意,影業不斷走下坡,最終成為眼下的有一部沒一部的青黃不接,致使鍾情港片的影痴及從業者,幾三餐不繼,最後意興闌珊,只能緬懷過去光影的流金歲月。
或許金鴻基戲院讓路給教會正標誌着一個時代的結束,從此光影的童話不再,秋天過後,竟是綿綿無了期的寒冬;別了八十年代的花樣年華,流竄於禁忌處處的保守森林,這是東邪的不雅,那是西毒的淫褻,通通非法,香港這阿飛終也成了遙遠的傳說。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