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April 28, 2007

夜遊大埔


Picture(150)
Originally uploaded by ChongNonsi.

快八點才從家中匆匆出發,乘隧道巴士到紅磡,轉火車到達大埔墟站時约八點四十分左右,心想趕晚上九點十五分的演出應該沒問題。大埔墟火車站正在改建,這裡那兒都搭起圍板,有點亂哄哄,對一個十多年沒踏足此車站的人來講,更有點手足無措似的,幸虧仍見到往大埔鐵路博物館的路牌,心想這回應沒下錯車,因為來的時候還揣摩要在大埔墟還是太和站下車才合適。

坐扶手電梯到了車站邊的商場,向管理員詢問是否通過商場能到博物館,管理員似有所為難,說博物館路程不近,不從商場去,但又很難說明白如何去,尤其現在車站正改建得走遠路經過舊墟,不如往日直接。由于一下子未能說清楚路線,只讓我先出車站,前面過一隧道,然後一公園,再問別人續路如何前往,頗是周折。

過了隧道,走了一小段上坡路到了公園,公園名[春暉園],平常坐火車到羅湖過了大埔墟站都能見到此園名,似有點親切,園中也有打網球場所,燈火通明;這裡地勢與到東京青梅到火車公園所經過的網球場很相似,都在小山丘上,頓時以為難道本地鐵路博物館也在山坡上。但走到山丘頂卻未見踪影,恰好有三人經過,向之詢問,表示過了山坡下的食肆一直往前走即可達,但說博物館這麽晚已經關門,道謝後笑說今晚還沒關門卻沒細講,不知對方會否覺得這人有問題。

走下去即見大埔綜合大樓,直角處兩條路,選了左手邊路,走了一段覺得不對勁,問迎,面走來幾位二十歲左右年輕人,才知應走右手邊路,對方說走去博物館好遠啊。往回走,拐過大樓直角處,一直走到一條大馬路,見了路牌指向右邊至博物館,逕自往右邊行人路走去,此時卻下起雨來,且有越下越大之勢,心想待會露天演出,演者觀眾不多要變成落湯雞嗎? 有點忐忑,但眼前最大難題是找到博物館所在。

一直往前走便快到了一空曠處,似是過了它即是另一區,便向站在騎樓底下避雨的一家三口詢問,男的說博物館應要往回走一點,座落在一些橫街裡,並說這麽晚都已關門了。雨中快步走過馬路再往回走,見有一便利店,門前站一青年正在吸煙,便向之查問,年輕人很友善,隨即指向身後橫街,說走到底,即見一大斜坡,走上坡即到博物館。時已九點,快步走去果然見一斜坡,走上坡拐了個彎即見有十數人站在一鐵門前排隊,雨也小了,心想這回總算找到地方也沒遲大到。

鐵路博物館座落在小山丘的橫街一角,小街上兩邊是五六層高的洋樓,某樓二三樓有護老院,街上很靜,偶爾有人經過,都好奇望向這邊,疑惑怎麽這晚還有人在博物館門前排隊。九點十五分開始進場,工作人員說為了你們不變落湯雞,表演會搬到小亭裡進行。

小亭應該是過去大埔火車站的售票亭吧? 尖頂建築,建於1913年,現為法定古蹟。在這裡跟夜遊至此的鄧碧雲碰個正着,她獨自侃侃而談,說起了好多過去的人和事,也說起了香港七八十年代的光景,令人又傷感又窩心。

我也曾經在這老去的火車站上車下車吧。那一年較要好鄰居一家分配到大元邨公屋,我曾來大埔探望他們,看見鄰居六歲小弟在屋邨遊樂場跟別家小孩打乒乓球,很是感動,心想在港島狭窄陋室便沒有這自由自在的空間;那一年兼職康體處,某周日大清早要到大尾篤開風帆班,前一天到大元邨借宿一宵,方便第二天一早不用披星戴月趕遠路去工作;那一年跟一大班同學從大埔墟租單車出發,經過大尾篤,上大斜坡至新娘潭,一直騎到鹿頸,由於晚上另有聚會,從鹿頸自己一個人先回大埔,一路上清風送爽,只是偶爾給巨大巴士擠得够嗆,要停下來避車,巴士上或有人投下訕笑眼光,哼,沒給你擠倒算你好運;那一年和兩位同學騎車到八仙嶺山頂露營,也是從大埔始發,在山上過了清風瘦月一晚後,第二天騎車下山,戰戰兢兢,深怕一不小心即從左邊山崖掉下去,下了山,迢迢遠路到了粉嶺,路上大卡車絡繹不絕,心裡慌得沒人知,最後連人帶車乘火車回大埔交車。

遙遠國度打來電話,鄧碧雲要走了,依依不捨與眾人握手道別,[知否世事常變,變幻原是永恒,此中波浪起跌,當然有幸有不幸]。從大埔舊墟出發,從青春歲月裡騎車過來的我們,究竟是得的多還是失的多?

Monday, April 16, 2007

藍調


Picture(4)
Originally uploaded by ChongNonsi.

霓虹燈光
繁華迷眩
但生活卻是一闕
藍色的歌

古塔


Picture(22)mm
Originally uploaded by ChongNonsi.

拐過小街老巷
流連舊舖老店
多少歲月走過
原來你仍在這裡

Sunday, April 15, 2007

慈悲


Picture(23)is
Originally uploaded by ChongNonsi.

浮浮世音
巍巍觀聽
眾生是苦
唯悟是岸

浪人


Picture(7)gl
Originally uploaded by ChongNonsi.

窄窄長階
生命流水而過
風雨中佇立
凝定天涯

溫馴


Picture(24)of
Originally uploaded by ChongNonsi.

眼看他來了
眼看他走了
溫馴如我
不走是風景

Saturday, April 14, 2007

花扇祭


Picture(73)be
Originally uploaded by ChongNonsi.

悠悠祭典
風中搖曳
從古早巡遊而來
走過老街老巷
不忍離去

姨媽

第一次聽到斯琴高娃是因為[歸心似箭],這電影最先在香港放映應該是某一年的國際電影節,後來利舞台也曾經正場上映,那時經常會從利舞台門外經過,海報中的年輕斯琴高娃一副農婦模樣,低着頭做着針線,臉帶微笑,溫婉中自有一份深情,期盼着遠方的男人歸來。斯琴高娃也曾跟張豐毅演過老舍的[駱駝祥子],演虎妞,好巴辣,似把祥子治得抬不起頭。斯琴高娃後來在嚴浩導演的[似水流年]中,演一名潮汕婦女也很好看,戲中由黃淑儀替她配粵語,電影中那首同名主題曲就更加不用說了,[留下只有思念],梅艷芳走的時候,報紙頭版標題都寫着這一句,令人傷感得久久不能釋懷。

上次想在北京看[姨媽的後現代生活],不過好像老早就下了畫,後來回香港才在百老匯電影中心看了這齣許鞍華電影。

我想我們每一個人都像姨媽一樣,都在追求心中所愛及理想,那怕後來發覺是給人騙了,也無怨無尤,因為在被騙的過程中,你也已達致心中所祈求的。姨媽對上山下鄉的騙局應該不會太恨毛澤東,因為她真的是為追求一心中理想而去東北的,知道被騙後,她還年輕,可以毅然離開鞍山獨闖上海,再尋心中理想。她也不恨潘知常,因為那段霧水邂逅的確激起了她心中火花,樓台唱做,一生只為那一刻,可能是自己年過半百後的永恒一刻;梯間手抓西瓜肉往嘴裡送,跟他吃得口沫瓜汁橫飛,才知道到了這年紀,心頭還有那點饞、那點渴、那點願。姨媽恨的是在這個年紀被騙終生積蓄,簡直是絶了她的路,因她已沒有時間從頭再來,時不與我,已不能再追尋心中所想所愛所求了。或許我們真的會像姨媽一樣,最後只能坐在冬日的地攤上,乾啃手中的饅頭,水也不喝一口,硬軟自知,心中再無所想所愛所求。

[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

奈良


Picture(30)ty
Originally uploaded by ChongNonsi.

佛與鹿
搖擺風中
古都赤子心
千年不變

Sunday, April 08, 2007

消失了的光影 - 新華

有一年的電影節新華戲院也是放映場地之一,去看了一場不是特別日子的十二點半,是一齣由畢比特主演的電影,忘了電影中文名字叫什麽,英文則為[johnny suede],具體內容已忘了一乾二淨,只記得戲中的畢比特燙了一個[蛋撻騎樓頭],穿了對黑色猄皮鞋在五六十年代的美國街頭不斷走來走去,似是一種青春不安的躁動,無無聊聊卻又精力充沛,就是不知道前面街角拐了彎會是怎樣的風景。戲中街上好像沒什麽人,戲院中觀眾也寥寥無幾,戲裡戲外落寞對望,那時看電影節的都是些什麽人,會否也是無無聊聊卻又精力充沛的小眾人士?

新華戲院位於灣仔北鷹君大廈的樓下,自成一角,孤伶伶向着灣仔海邊,放映的大都不是大路電影,且好多時候都獨此一家專放,故能千里迢迢由電車路,經過不知還是不是紅燈區的洛克道,走天橋過車水馬龍的告士打道,再走過中資橋頭堡華潤大廈,再過一道馬路才抵達戲院的,不是影痴也必定是忠實的一群觀眾。新華戲院可能是香港第一代的迷你戲院,戲院大堂只不過小小的一個四方空間,等進場的都聚集在不屬於戲院範圍的人行道上,遇上熱門電影滿座,人行道上人山人海,可能也是香港人八十年代的集體回憶之一;由大堂上兩級台階即可進場,只有一層,沒有特等也不設前後座,劃一票價,與現在戲院無異,但座位數卻較多,應比現在迷你戲院的一倍有多。

八十年代的香港可能是段甜美的時光,而八十年代的中國電影也同樣餘甘裊裊,令人懷念。那時的中國電影可能屬小眾趣味,放映的戲院不多,有很多都是在新華戲院看的,電影具體內容大多不太記得,但一些名字卻還是忘不了,沒有航標的河流、黑炮事件、大閱兵、野山、如意、老井……..

[城南舊事]裡的小女孩英子,小學畢業那一年經歷了父親離世、老傭人回鄉等等生離死別,沒有激烈的嚎啕大哭,但那份淡淡的哀愁,卻又揮之不去;北京城南的舊事及景象,小女孩高唱驪歌向童年告別,踏進人生,竟是令人低迴的傷感。[人生難得是歡聚,惟有別離多。]

[君問歸期未了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文革後期,來自五湖四海,萍水相逢同在長江一艘船上,巴蜀山水間夜裡下起雨來,各人訴說着各人的故事,是漂泊也是分離,人生的無奈,或許恰似[巴山夜雨]落在滾滾長江裡,多大的雨點也只是滄海一滴無影踪。電影裡還有一首兒歌,我曾默寫在日記本裡,[我是一顆蒲公英的種子,誰也不知道我的快樂和悲傷,爸爸媽媽給我一把小傘,讓我在廣濶天地間飄蕩,飄蕩…..]自此每回在路邊看到這鼓圓的小白球時,總開心不已,更會輕輕呼送一把,讓小白傘漫天飛舞,不需要別人知道我的快樂和悲傷。

[本命年]中的姜文,應該是廿四歲吧,改革開放初期,年輕人的壓抑苦悶及無力感,好像並沒有隨時代改變而有所不同,一樣的揮之不去。前路未卜,不是我不明白,只是外面的世界變得快,只能退回自己的蝸居斗室,偶而以手作伴,在精神漂泊中暫找一份實在的感覺。那年見到北京一同事手繫紅繩,問他有何意思,他說正值本命年,繫紅繩能趨吉避凶保平安。不管今年哪年何年,人人但求一份安穩而已。

姜文演而優則導,他導演的[陽光燦爛的日子]叫好叫座。七十年代初文革如火如荼,大人們都忙於互相批判,爾虞我詐,你死我活,但十幾歲的少年卻有自己的天地,好像不用上學,天天成幫結隊從這個院子跑到那院子,從這個胡同竄到那個胡同,串鬧個不亦樂乎。沒有口號沒有呼喊,銀幕呈現出來的北京城竟是那樣的平和寧靜(電影女主角名也叫寧靜),絲毫沒有禍臨城下之感,有的只是青春的跳動,春情勃發不自知,也難得深究這是否那派的資產階級情感,泡藻堂時情不自禁地[直]了,惹得夥伴們嘻鬧取笑一場。北京一同事年紀應跟姜文相若,敢情有着共同的回憶, 也很喜歡[陽光燦爛的日子]這齣電影,他說電影中的情節、景象,就是他們少年時代的真正寫照,說着說着,臉上竟有了現在北京難得一見的清亮藍天和燦爛陽光。

八十年代的香港,還有那些消失了的老戲院,誰說不是我們陽光燦爛的日子?

Friday, April 06, 2007

昨夜的渡輪上

在連卡佛大堂匆忙掠過的一瞥裡,我看見了那熟悉的高瘦個子,穿着深藍色的西裝,一手緊緊地摟擁着身旁女孩子的肩膀,模糊地有着一種很滿足的神情;他身旁女孩子的衣著也很時髦,兩人走在一起時,是中環、旺角、銅鑼灣,公司、戲院、鬧市裡,那典型的一對對、一雙雙。這些我全不熟悉。

後來他終於看見我了,可是那種意外的驚奇,卻裝得若無其事似的。他走過來,左手瀟灑地插在褲袋裡,右手世故地拍了我一下,彼此便寒暄了一會兒----全是那猶如普通朋友多年不見的景象。可是他住四樓,我住三樓。

他大我半年,十七、八歲的時候,我們是很要好的朋友,彼此心裡有什麽事都會向對方傾訴,全無隱瞞似的。那時我相信,我終於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了一知己,而他也有同樣的感覺。我們似是很合拍子的一對,大家的思想都彷如一轍,只是有時候會有少許分歧,然而少許的分歧並不要緊,和他在一起的時候,我總覺得很快樂。

那年夏天,兩人不知得了什麽瘋似的,每天晚上總去乘坐渡海輪來回維多利亞海港。可能是那海上夏夜的嬌媚令人迷醉,也可能是真摰的船上傾訴令人覺得可貴,每次登岸時,我總有意猶未盡的惆悵。

我們乘渡輪時,總愛走出去甲板坐下。這裡很幽暗,而且還堆積着一綑綑的大麻繩,以及存放着一兩個大鐵錨,但請不用擔心,這裡總有我們容身之地。隨着渡輪前進的機動聲,他總會娓娓地抒發他的內心,而我總是很認真地聆聽。有一次,我手攬搭他肩頭說 : [如果我是女孩子,我一定會喜歡你的。你呢?]在微微顛簸的渡輪上,他點頭地說 : [也會的。]此時,海風帶來了夏夜的清涼,令人有甜絲絲的感覺。渡輪緩緩地駛着,這時我們的頭髮和衣衫也興奮得不停在空氣中飛舞;大家都很陶醉這情景中,真希望港九兩地隔着的是十萬八千里就好了。

然而,有時在一起的時候,我們卻也會有某些[勾心鬥角]。

他比我高,有時總有意無意地說 : [以前我不是比你矮嗎? 但是我媽給我吃一種叫「爆骨藥」的東西,所以才這麽高的。你也叫你媽給你吃那種「爆骨藥」吧,男孩子是高一點的好。]此時,我總會滿不是味道的,有一種拼命往上跳的衝動,心裡會微微地燃燒着妒火。但是我也有令他難受的時候。每次[拗手瓜]時,任他使盡吃奶的力,總也拗不過我;拗輸了,他會直如鬥敗的公雞,沉黙一陣子,接着便會說 : [下次再來過。]看他紅紅的臉遮蓋不了那種落敗的滋味,我心有飄飄然之感。

可能由於會考時正值父親去世的縁故,他會考成績極不理想,可是他卻滿不在乎的樣子。接着便在他姐夫有股份的公司做事,天天奔跑於中環的街道中,從事傳遞文件之類的工作。

可能這個社會原是醜陋地現實着,人際關係也是險惡地隱存着,所以初出茅廬的他,不時有着年輕人叛逆的不屑。每回晚上喝杯東西的時候,他總滔滔不絕地抒洩自家的種種不滿,而我還是一樣認真地聆聽。然而漸漸地,我發覺他的牢騷似乎多少因為自己的工作、自己在公司的地位……我感覺到那彷彿是自卑感在作祟。

[嗰個肥佬好陰險架,人哋做乜嘢,佢梗牛咁眼盯到實,背後便同老細打小報告。]他一臉憤慨的神情。[喺「遠洋」做嘢,都係冇前途嘅啦。好似阿某叔,做咗幾十年都係得個office boy咋。]他說的時候,臉上有着某種無奈的憂鬱。[阿某叔真係好好嘢架,佢幾醒呀,開咗幾十年車,從未嗨過嘢。其實佢而家喺度做司機,只不過賺錢買花戴,佢仔大女大,根本唔憂食唔憂着,得閒就去澳門賭番吓,或者去吓九龍塘;佢講啲嘢幾啱架,佢話人做嘢唔好放得太盡,要慢慢嚟,俾人有啲成日都係到進步的感覺,如果唔係,就會俾人覺得不外如是;阿某叔仲話………..] 不知怎的,他總喜歡講那些我不熟悉的人和事,毫無共鳴,而只是硬着頭皮地乾聽着。驀地,我感到他的思想正受着別人的影響,可能這是好的影響,但我對這些一點都不瞭解。我覺察到他突然處處表現出很本能地保護自己,而他也毫不諱言地承認,更以為那是現實生活中所必需的。

在「遠洋」呆了年餘,他終於毅然地離職了。新的開始總令人興奮,我也曾經雀躍了一陣子,我為我的朋友從今以後可以放棄那下班後就跟同事在公司裡打麻將的生活而開心,他不用再告訴我他今天贏了多少或是輸了多少。離開舊公司後,折騰了個餘月,他終得到朋友的幫助,進了一家新成立的電器公司當營業員,但他不承認是得到朋友的幫助,是別人指引了途徑而已,歸根究底是他自己在面試時那肯學的努力形象,令到主任垂青而成功的。很自信的男孩子。對於這份工作,他是很着緊的,而且也很努力去學習,每天都工作到很晚才回家。從此以後,雖是一層樓之隔,我卻很久沒有見到他了。偶然的見面,我可以感染到他一份對現狀的滿足;但有時候他也會隱約地露出一臉的憂鬱,是憂鬱現實? 是憂鬱人生?

而我也有哀傷,哀傷於我的朋友的人生觀、價值觀正與我的分道揚鑣。有一次,他帶着蠻自信的口吻問道: 「你覺不覺得跟我聊天談心是一件享受的事呢?」很愕然的問題,使我一時不知如何作答。終於,我以緩慢但卻坦白的語調說道: 「以前是的,但現在不是了。」這顯然不是他所想像的答案。頓時,周遭有剎那的沉默。

三個月的試用期過去了,主任也似乎很滿意他的工作表現。他告訴我公司加了四百元薪金給他,而連佣金在內,現在月入若干若干。我的朋友離開學校兩年多,終於在現實路途上跨前了一步,而如今他並肩地與女孩子走着,神采飛揚於連卡佛,是他另一願望的實現。

再一次瀟灑地拍了我一下,一聲開朗的拜拜,他踏着輕快的步履走出連卡佛。

拜拜,那渡海輪上的日子。

再見了。

(一篇寫在19歲的日記)

Monday, April 02, 2007

丘世文


Picture(148)
Originally uploaded by ChongNonsi.

前陣子[號外]慶祝創刊三十週年,網上也議論紛紛,網友各述對一本城市刊物的感情和感覺,其中有提到丘世文……

那時候香港電台周日早上的[講東講西]很是熱鬧,每次總有四五個主持人一齊講,丘世文集集有份,從不遲到,但很多時他都是節目中講話最少的那一個,但所說的東西都很有substance,對聽眾的視野頗有啟發,令人對其又東又西出古入今的學識佩服不已。他後來患病時曾經說過,[講東講西]這節目是他其中一項最珍惜的東西,每回星期天回電台做節目他都很興奮很開心。

記得有一次節目只有他跟文潔華兩個人,因其他幾位主持人都出了遠門不在香港,該集的主題好像是[愛情],由於只有兩個人講,所以往日節目中少言的丘便要不斷的講,突然間他接不上,節目中出現頗長的dead air,有點尷尬。後來據說節目完了他感覺頭非常痛,接着去看醫生便驗出患有腦癌。

治病期間他精神一比較好便堅持上[講東講西],雖然在節目中還是沒有講太多的話,但一定頗自我享受,好enjoy,我想那時候一分一秒雖無情地流走不停,但[講東講西]這電台節目可能已是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