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December 31, 2010
二零一一
一年又盡言難盡
新歲明亮登場
橋下的黑夜
卻有着藍調的幽怨
心無鹿撞
只是心緒亂竄
亂如急行的夜車
忐忑難安
在這虎口的當下
事事無所握
十字路上猶豫茫然
冷不防
二零一一已迎面開來
年月飛馳無處躲避
唯有跳上這新來的快車
卻不知明日駛向何方
Monday, December 27, 2010
淡淡的三月天
前一陣子作曲家黃友棣在台灣逝世,享壽九十九,與民國同年。有專欄作家連續兩三天在報上撰文悼念,除了闡述一代名家的事蹟外,更多的是嘆息一個優雅時代—民國—的完全消逝。
黃友棣的歌曲中,好像只熟悉他的[杜鵑花],這首歌其實學校的音樂課沒有教過,只是初中時學吹口琴,除了練習老師所教的樂曲,時刻總想吹奏別的什麽新曲,有朋友送了一些音樂歌本給我,順理成章便在當中尋找一些力有所逮的來自得其樂。但這些歌本上的音符都是五線譜,樂理能力有限,未可即時閱譜吹奏,便得先花時間將之譯成簡譜才能成事,[杜鵑花]便是如此這般學會了。中四那年上音樂課,有一次老師請了一位剛來學校教中文的阿Sir來跟同學分享音樂,據說這有點發胖頭頂有點稀疏姓氏有點特別的中年阿Sir是男中音,歌唱造詣不錯,在課堂上他清唱一曲,唱的竟是[杜鵑花],別的同學可能並不曉得這歌,但我當下卻有他鄉遇故知之感,暗自得意。
不知道黃友棣寫這首歌的背景是怎樣的,但想這歌或是成於抗戰時代,但它的旋律卻一點都不激昂,不像[松花江上]的激情,也不像[黃河協奏曲]的澎湃。它或應歸類為情歌,柔和的旋律就像歌詞所說的那個淡淡的三月天和那條潺潺而流的小溪,並沒有抗訴什麽戰爭的殘酷,也沒有什麽深仇大恨要報要雪,有的是村家小姑娘站在山坡上深情的寄盼,遙向着那烽火的天邊,只希望情郎哥哥打勝仗快點回來;他們倆或已相識兩年,去年三月結伴來到這山坡下的小溪邊,愛美的小姑娘摘下一朵杜鵑花只插在自己的頭髮上,但此時此刻她把思念化成誓言,等哥哥他日回來,她會摘下杜鵑花插在情郎的胸前,不再插在自己的頭髮上。
淡淡的三月天,作曲家告別這世界,帶走了民國的餘絲絮韻,好像也一起帶走了那淡淡的深情和美麗;現在還會有人把杜鵑花插在髮上和胸前嗎?
黃友棣的歌曲中,好像只熟悉他的[杜鵑花],這首歌其實學校的音樂課沒有教過,只是初中時學吹口琴,除了練習老師所教的樂曲,時刻總想吹奏別的什麽新曲,有朋友送了一些音樂歌本給我,順理成章便在當中尋找一些力有所逮的來自得其樂。但這些歌本上的音符都是五線譜,樂理能力有限,未可即時閱譜吹奏,便得先花時間將之譯成簡譜才能成事,[杜鵑花]便是如此這般學會了。中四那年上音樂課,有一次老師請了一位剛來學校教中文的阿Sir來跟同學分享音樂,據說這有點發胖頭頂有點稀疏姓氏有點特別的中年阿Sir是男中音,歌唱造詣不錯,在課堂上他清唱一曲,唱的竟是[杜鵑花],別的同學可能並不曉得這歌,但我當下卻有他鄉遇故知之感,暗自得意。
不知道黃友棣寫這首歌的背景是怎樣的,但想這歌或是成於抗戰時代,但它的旋律卻一點都不激昂,不像[松花江上]的激情,也不像[黃河協奏曲]的澎湃。它或應歸類為情歌,柔和的旋律就像歌詞所說的那個淡淡的三月天和那條潺潺而流的小溪,並沒有抗訴什麽戰爭的殘酷,也沒有什麽深仇大恨要報要雪,有的是村家小姑娘站在山坡上深情的寄盼,遙向着那烽火的天邊,只希望情郎哥哥打勝仗快點回來;他們倆或已相識兩年,去年三月結伴來到這山坡下的小溪邊,愛美的小姑娘摘下一朵杜鵑花只插在自己的頭髮上,但此時此刻她把思念化成誓言,等哥哥他日回來,她會摘下杜鵑花插在情郎的胸前,不再插在自己的頭髮上。
淡淡的三月天,作曲家告別這世界,帶走了民國的餘絲絮韻,好像也一起帶走了那淡淡的深情和美麗;現在還會有人把杜鵑花插在髮上和胸前嗎?
Friday, December 24, 2010
Thursday, December 16, 2010
曼谷的煙花
下了飛機,很順利過了移民櫃枱入了境,提了行李出了關,一心想此行可試曼谷新的東西了,乘坐剛開的輕軌火車進城。機場裡有清晰的火車圖示,按圖索驥到了最底層的站台,乘車人似不太多,剛開業車資一律15銖以廣招徠,非常便宜。路線有8個站,從機場地底月台開出,列車即走向光明前路,沒多久拐了個彎到了下一站後,高架鐵路便一條直線毫不轉折地奔向曼谷,車程約30分鐘便到了市中心PAPYA THAI,在此換乘BTS到住宿的地方,很是方便;跟往常每每坐的士相比,果真是價廉物美,人的心情也因沒了往昔路上塞車而多了二分的輕鬆,雀躍不已。
這正中心的十字路口,角落上的四面佛仍然香火鼎盛,裊裊熏煙依舊,善信禱拜絡繹如昔;那邊世貿商場大修完畢,十二月才剛開始門前廣場上便已辦起啤酒節,晚上樂音不絶,捧場者眾,吃喝賞樂濟濟一堂,今夕是何夕;路上車水馬龍,兩旁擠滿各式小販小攤,遊人熙來攘往,天橋上、商場外都布置了祝頌新一年的裝飾和燈光,一派昇平景象。只是路邊有些熟悉的店鋪或建築不見了或架起圍板,或令人想起數月前同一地點所發生的混亂和騷動,沒有身歷其境,心卻繫之,一個所在的不同時空或也是一刻煉獄一刻天堂。就像曼谷郊區小鎮的那個火車路軌市集,一天八趟火車駛過,小販們不厭其煩,習以為常,火車沒來便張傘掛篷,菜果魚肉置於軌邊,看似密密麻麻層層疊疊,火車依時而來,他們收起傘篷物料讓出清晰路軌給火車擦身而過,與龐然巨物只零點幾公分的距離,既危險又安全,或已是生活的一部份,揮之不去。隆隆過後,密麻層疊的市集迅速回復舊觀,庶民的生活也如舊,好像從來沒有發生過什麽事,一切了無痕。
為了尋找一家佛寺,需要到一處叫Tha Prachan的地方,經飯店前台指教得知,這地方就在大皇宮的對岸,故決定坐船經水路前往。在10號碼頭上了岸,左手邊是一繁忙的市場,大多是熟食小攤小店,許是假期前夕的周末中午,街坊大眾人來人往,好不熱閙。市場非常密集,縱橫里弄窄隘,向大街的行人道上滿滿一排小攤車,人多得幾無插足餘地,要閃身擦肩才可經過。突然發覺有警察守在行人道邊清場,似要等讓大人物的汽車經過;不一會一輛轎車常速駛過,身旁庶民似知車內何人,一派欣喜之狀,穿上窄身制服的守衞警察也多謝民眾耐心禮讓。大街的前端即是碼頭,故汽車應是駛進了右手邊的一組建築物內,此處閘門敞開任人自由出入,不知內裡是何機關。
信步進去,只見的士出出入入,路邊的大樓似有點歷史感,從其中一門走入,並不明亮的樓底大堂豎有好幾塊展覽板,大體是關於皇室與泰國醫療的一些歷史,猛然覺得這裡應是一家醫院,即見一護士從一幽暗角落走出來。出了樓底大堂,是一豁然開朗的庭院,花草樹林之外,正中間有一皇帝模樣的雕像,有人跪地膜拜,但更多的是穿了粉紅衣的庶民百姓在通道兩旁席地而坐,像是在等待什麽喜樂之事的到來。庭院前方是一高了幾個台階的小禮堂,禮堂正中央放了泰皇穿著金黃禮服的碩大全身企立圖像,圖像前有人上香禱拜,禮堂兩邊放了不少桌椅,有人諮詢相談,有人書寫祝語,有人派發禮品,想是明天泰皇壽辰,醫院就像全國的其它機構商場會社一樣,也正在舉行慶祝會吧。此處應是SIRIRAJ醫院,據說貴體違和的泰皇也住在這裡,明天83歲生日舉國同慶,他會由此回皇宮發表演說,而明晚的河上巡遊及煙花大會,這裡的河邊還會是主禮台的所在,回碼頭時便碰到好幾個頸上掛有[KING STAFF]証件的工作人員,盛事蓄勢待發。
翌日,湄南河上的客船一早便停航,想坐的士前往大皇宮那邊以期近距離沾染喜慶氣氛,但司機個個耍手搖頭,說那邊交通管制進不去,只好悻然作罷。晚上電視新聞有泰皇坐着讀稿演說,眾官名流穿著白色禮服站立恭敬聆聽的鏡頭;據說泰皇勸勉國民要安於本份,精誠團結為國家努力,際此又名[FATHER’S DAY]的吉慶日子,一國之首或也是眾民之父,既慈祥又權威,縱使聲線疲弱語調平淡,但聖諭煌煌,臣民可有銘記於心?
所有電視都在直播煙花,趕緊掀開22樓的窗簾,遠遠那方的暗黑夜空,於崎嶇參差的樓頂間,紅綠黃橙霎時爆開,花火綻放無聲;天燈徐徐升起,密集浮過天邊一角,猶如一抹閃亮的柔和泰絲,緩緩飄去不知名的遠方;玻璃反照孤獨身影,曼谷的煙花開了又開,繁麗過後,好像跟人一樣的寂寞。
這正中心的十字路口,角落上的四面佛仍然香火鼎盛,裊裊熏煙依舊,善信禱拜絡繹如昔;那邊世貿商場大修完畢,十二月才剛開始門前廣場上便已辦起啤酒節,晚上樂音不絶,捧場者眾,吃喝賞樂濟濟一堂,今夕是何夕;路上車水馬龍,兩旁擠滿各式小販小攤,遊人熙來攘往,天橋上、商場外都布置了祝頌新一年的裝飾和燈光,一派昇平景象。只是路邊有些熟悉的店鋪或建築不見了或架起圍板,或令人想起數月前同一地點所發生的混亂和騷動,沒有身歷其境,心卻繫之,一個所在的不同時空或也是一刻煉獄一刻天堂。就像曼谷郊區小鎮的那個火車路軌市集,一天八趟火車駛過,小販們不厭其煩,習以為常,火車沒來便張傘掛篷,菜果魚肉置於軌邊,看似密密麻麻層層疊疊,火車依時而來,他們收起傘篷物料讓出清晰路軌給火車擦身而過,與龐然巨物只零點幾公分的距離,既危險又安全,或已是生活的一部份,揮之不去。隆隆過後,密麻層疊的市集迅速回復舊觀,庶民的生活也如舊,好像從來沒有發生過什麽事,一切了無痕。
為了尋找一家佛寺,需要到一處叫Tha Prachan的地方,經飯店前台指教得知,這地方就在大皇宮的對岸,故決定坐船經水路前往。在10號碼頭上了岸,左手邊是一繁忙的市場,大多是熟食小攤小店,許是假期前夕的周末中午,街坊大眾人來人往,好不熱閙。市場非常密集,縱橫里弄窄隘,向大街的行人道上滿滿一排小攤車,人多得幾無插足餘地,要閃身擦肩才可經過。突然發覺有警察守在行人道邊清場,似要等讓大人物的汽車經過;不一會一輛轎車常速駛過,身旁庶民似知車內何人,一派欣喜之狀,穿上窄身制服的守衞警察也多謝民眾耐心禮讓。大街的前端即是碼頭,故汽車應是駛進了右手邊的一組建築物內,此處閘門敞開任人自由出入,不知內裡是何機關。
信步進去,只見的士出出入入,路邊的大樓似有點歷史感,從其中一門走入,並不明亮的樓底大堂豎有好幾塊展覽板,大體是關於皇室與泰國醫療的一些歷史,猛然覺得這裡應是一家醫院,即見一護士從一幽暗角落走出來。出了樓底大堂,是一豁然開朗的庭院,花草樹林之外,正中間有一皇帝模樣的雕像,有人跪地膜拜,但更多的是穿了粉紅衣的庶民百姓在通道兩旁席地而坐,像是在等待什麽喜樂之事的到來。庭院前方是一高了幾個台階的小禮堂,禮堂正中央放了泰皇穿著金黃禮服的碩大全身企立圖像,圖像前有人上香禱拜,禮堂兩邊放了不少桌椅,有人諮詢相談,有人書寫祝語,有人派發禮品,想是明天泰皇壽辰,醫院就像全國的其它機構商場會社一樣,也正在舉行慶祝會吧。此處應是SIRIRAJ醫院,據說貴體違和的泰皇也住在這裡,明天83歲生日舉國同慶,他會由此回皇宮發表演說,而明晚的河上巡遊及煙花大會,這裡的河邊還會是主禮台的所在,回碼頭時便碰到好幾個頸上掛有[KING STAFF]証件的工作人員,盛事蓄勢待發。
翌日,湄南河上的客船一早便停航,想坐的士前往大皇宮那邊以期近距離沾染喜慶氣氛,但司機個個耍手搖頭,說那邊交通管制進不去,只好悻然作罷。晚上電視新聞有泰皇坐着讀稿演說,眾官名流穿著白色禮服站立恭敬聆聽的鏡頭;據說泰皇勸勉國民要安於本份,精誠團結為國家努力,際此又名[FATHER’S DAY]的吉慶日子,一國之首或也是眾民之父,既慈祥又權威,縱使聲線疲弱語調平淡,但聖諭煌煌,臣民可有銘記於心?
所有電視都在直播煙花,趕緊掀開22樓的窗簾,遠遠那方的暗黑夜空,於崎嶇參差的樓頂間,紅綠黃橙霎時爆開,花火綻放無聲;天燈徐徐升起,密集浮過天邊一角,猶如一抹閃亮的柔和泰絲,緩緩飄去不知名的遠方;玻璃反照孤獨身影,曼谷的煙花開了又開,繁麗過後,好像跟人一樣的寂寞。
Sunday, December 12, 2010
簷前雨絲
簷前雨絲
密密下個不斷
編織的思緒傾盆而下
下自故土那或不湛藍的天
浮遊南海
時間汪洋遙遙相隔
會館的龍雕飛簷
與異族廟堂在此對望
只因少小離家
才保住了家的舊觀
簷前雨絲
洗滌我心
也刷洗舊時的一磚一瓦
歷久長新
禮失在野
在南洋的島嶼上
Sunday, December 05, 2010
鬼叫你窮呀,頂硬上
港台電視節目[有房出租]是一齣標榜諷刺時弊的處境喜劇,劇中四五個年輕力壯的青年人擠住在一唐樓的板間房裡,完全沒有過去七十二家房客的況味,訴說的似是新一代庶民的窮苦悲歌。劇中主題曲是大L張武孝所唱的[鬼叫你窮呀,頂硬上],不知道歌詞是否有所改動,但曲調一樣,大L略帶沙啞的歌聲依舊,好像又把我們帶回這首歌剛流行的那個年代,市井的歌唱出心中怨憤,但不失希望,[鬼叫你窮呀,頂硬上],此刻雖窮,但頂住,還是有上的機會的。
年前到吉隆坡旅行,周末下午沒出去,在酒店看電視,電視上播放的電影是邵氏舊片[唐人街小子],此戲張徹導演,倪匡編劇,傅聲主演,傅之遺孀甄妮也演上一角;故事沒啥特別,就是那種初出茅廬的年輕小子到舊金山投靠親戚,冀在餐館謀生,卻碰到唐人街黑幫欺壓,欺壓中國人的總是中國人,這黑幫也不例外,小子天不怕地不怕,性格樂觀,且自恃一身好功夫,不斷與黑幫人馬對峙周旋,最後當然邪不能勝正,小子好像在唐人街打出一片天,也像在現實中娶得同一個美人歸。戲中傅聲肌肉縱或健碩,但個子似較矮小,眉宇間一股自信且帶幾分狡黠的笑意,走起路來跳脫跳脫的,不啻是小子的形格;戲中還有好幾個男角,女角好像只甄妮一人,各男角還不時脫掉上衣對打,赤膊汗水惺惺相惜,陽剛味十足,這或是張徹電影特有的標誌,據說他的電影曾是無數同志在懵懂時年暗地裡投射感情的對象哩。
這電影國語對白,但其主題曲竟是[鬼叫你窮呀,頂硬上],黃霑作曲作詞,忘了戲中曾否整首歌曲播放,但旋律就不時響起,加上一些三藩市的外景(不知是否當地實景拍攝),除了金門橋,就是唐人街了,窄窄長街坡地起伏,竟生幾分親切感,只因歌曲熟悉地方也曾去過。但當聽到[鬼叫你窮呀,頂硬上]用國語唱出時,卻又突兀得無以名狀,只是疑惑電影最初在香港上映時,會否是粵語對白的呢?
[鬼叫你窮呀,頂硬上],據說香港貧窮人口達126萬之譜,原以為香港經過六七十年代的艱苦歲月,人人力爭上游頂硬上,現在應該是個富裕的社會了,怎麽貧窮人口竟是那麽多呢?是他們懶惰不努力,還是社會制度出了問題?有人說過去就算貧窮,但人有希望有奔頭,只要自家發憤努力,社會上自有上流階梯給你頂硬上,從而改善生活,甚或出人頭地,成為社會中堅分子。但現在各方面進步了,但向上流動的機會卻好像截然沒有了,反之[貧者愈貧,富者愈富],更甚的是貧窮竟呈年輕化,那怕是大學生亦未能倖免。[有房出租]劇中的大學生一心爭取社會公義,不時參加示威抗議,但自己的工作卻不穩定,搵朝唔得晚,成家置業似遙遙無期,前面又看不見可讓你頂硬上位的機會,一生或就此蝸居在難以伸展所長的無望斗室中。
[唐人街小子]的年代或是奮發向上,小子也有出頭天,但如今縱使[有房出租],也不過是苟延殘喘,看什麽時候以[舊區重建]煌煌之名,把你僅有的東西也擠壓殆盡,鬼叫你窮呀,你死頂也沒得上。
年前到吉隆坡旅行,周末下午沒出去,在酒店看電視,電視上播放的電影是邵氏舊片[唐人街小子],此戲張徹導演,倪匡編劇,傅聲主演,傅之遺孀甄妮也演上一角;故事沒啥特別,就是那種初出茅廬的年輕小子到舊金山投靠親戚,冀在餐館謀生,卻碰到唐人街黑幫欺壓,欺壓中國人的總是中國人,這黑幫也不例外,小子天不怕地不怕,性格樂觀,且自恃一身好功夫,不斷與黑幫人馬對峙周旋,最後當然邪不能勝正,小子好像在唐人街打出一片天,也像在現實中娶得同一個美人歸。戲中傅聲肌肉縱或健碩,但個子似較矮小,眉宇間一股自信且帶幾分狡黠的笑意,走起路來跳脫跳脫的,不啻是小子的形格;戲中還有好幾個男角,女角好像只甄妮一人,各男角還不時脫掉上衣對打,赤膊汗水惺惺相惜,陽剛味十足,這或是張徹電影特有的標誌,據說他的電影曾是無數同志在懵懂時年暗地裡投射感情的對象哩。
這電影國語對白,但其主題曲竟是[鬼叫你窮呀,頂硬上],黃霑作曲作詞,忘了戲中曾否整首歌曲播放,但旋律就不時響起,加上一些三藩市的外景(不知是否當地實景拍攝),除了金門橋,就是唐人街了,窄窄長街坡地起伏,竟生幾分親切感,只因歌曲熟悉地方也曾去過。但當聽到[鬼叫你窮呀,頂硬上]用國語唱出時,卻又突兀得無以名狀,只是疑惑電影最初在香港上映時,會否是粵語對白的呢?
[鬼叫你窮呀,頂硬上],據說香港貧窮人口達126萬之譜,原以為香港經過六七十年代的艱苦歲月,人人力爭上游頂硬上,現在應該是個富裕的社會了,怎麽貧窮人口竟是那麽多呢?是他們懶惰不努力,還是社會制度出了問題?有人說過去就算貧窮,但人有希望有奔頭,只要自家發憤努力,社會上自有上流階梯給你頂硬上,從而改善生活,甚或出人頭地,成為社會中堅分子。但現在各方面進步了,但向上流動的機會卻好像截然沒有了,反之[貧者愈貧,富者愈富],更甚的是貧窮竟呈年輕化,那怕是大學生亦未能倖免。[有房出租]劇中的大學生一心爭取社會公義,不時參加示威抗議,但自己的工作卻不穩定,搵朝唔得晚,成家置業似遙遙無期,前面又看不見可讓你頂硬上位的機會,一生或就此蝸居在難以伸展所長的無望斗室中。
[唐人街小子]的年代或是奮發向上,小子也有出頭天,但如今縱使[有房出租],也不過是苟延殘喘,看什麽時候以[舊區重建]煌煌之名,把你僅有的東西也擠壓殆盡,鬼叫你窮呀,你死頂也沒得上。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