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uly 29, 2024

Montmartre

據說梵高住在巴黎蒙馬特時, 經常來這條街的一家酒館光顧, 按號索驥找到了位置, 現在似是一家賣中東烤肉串的咖啡室, 門前看不見有任何有關梵高的說明, 不知找對了沒有。這條街道叫Boulevard de Clichy, 可說是巴黎的紅燈區, 長街上有好幾家性酒店, 但似沒有過去的露骨招徠, 現在經過, 不留意的話, 以為一般商店而已。 巴黎紅磨坊也在這條街上, 晚上風車霓虹閃爍, 酒吧林立, 遊人眾多, 非常熱鬧。



某年跟一北京同事到法國受訓, 在巴黎住了一晚, 也到這裡來遊逛看看。同事想見識一下艷舞表演開開眼界, 本想到紅磨坊去, 那裡好像每晚兩場表演, 票價頗昂貴, 但包餐包酒; 大堂上擠滿了人, 猜想大部份都是到花都觀光的遊客, 似是座無虛席, 沒買到票。便沿街走走, 看到一酒吧門前一小窗口, 一男人喊叫說, 他們酒吧有脫衣舞表演, 喝一杯啤酒才多少錢不貴, 或少出遠門不虞有詐便進去了。 裡面一個不大的長方形空間, 燈光幽暗, 桌子四五張, 沒啥客人; 前頭小舞台有一四五十歲的女人穿着並不暴露的內衣在搔首弄姿, 以為時間還早, 好戲會在後頭。隨便坐下叫了兩杯啤酒, 啤酒端上來還沒呷上一口, 便有兩三個彪形大漢走來說要收幾千歐元, 霎時知道上當被宰了。應是非常驚慌, 但也以哀求的口吻向他們求情, 編說我們是學生, 沒什麽錢, 不知道規矩, 希望他們通融一次, 我們啤酒錢多付一點, 讓我們走。對方問我們身上有多少錢, 我們死活說是學生沒多少錢, 他們堅持不付不讓走, 如此似哭帶求的好幾回, 終於也每人付了一百美元才走出賊竇。出來後, 那小窗口的男人不見了, 只嘆倒霉, 也不知要如何追究, 掃興一場, 兩人默默地回旅館早點睡覺。

梵高跟弟弟住的故居在Rue Lepic街上, 恰在這街的轉彎處, 建築物或三四層高, 有一藍色大門, 非常醒目, 牆上有像是市政府做的牌篇, 介紹說何年何月梵高曾在此居住。走近藍色大門細看, 有兩行不太整齊的手寫字, 寫着梵高名字及請按鈴, 不知真假, 但真的也不敢按, 深怕一走入梵高那藍與黃的迷離時空, 自己肯定走不出來。



L形的街道轉彎後一直斜上坡, 走到或半山腰, 見一大風車, 風車下是一家餐廳, 餐廳似頗有歷史, 門前一小櫥窗有圖文介紹, 說這裡前身是什麽, 他們一八多少年創業, 大風車曾是蒙馬特的地標, 一些騷人墨客, 包括畫家, 經常在這裡聚腳沙龍, 寫詩文, 繪畫作, 赫然有梵高的風車作品。 之前有看過這畫, 原以為梵高晝的風車是那紅磨坊的, 原來一直馮京作馬涼, 其時蒙馬特或仍荒蕪, 沒有燈紅酒綠的寧靜所在, 今時往日, 山上山下, 幾番風景。

爸爸走後的那年冬天, 也到了巴黎。一早抵埗, 巴黎下雪, 到了市區, 雪越下越大, 那天像是禮拜天, 時間還早, 路上沒幾個人, 自己拉着行李, 手有點僵凍, 走在大雪中, 前路一片茫茫。那次也到了蒙馬特, 一路走上, 又斜坡又樓梯, 到了山頂上的聖心教堂。白色教堂內人不多, 獨自坐在一長椅上, 凝望神壇, 其實腦中並沒有想着什麽事, 不知怎的, 竟淚流滿面, 或情不自禁, 想起剛遠去的父親, 走的時候自己並不在他身邊。這回教堂前排長龍, 要安檢才能入內, 教堂內其中一邊壇, 掛着萬國旗, 為將近的奧運會祈福或什麽。



目下巴黎正舉行的奧運會, 百年一趟, 開幕禮長達四五個小時, 以塞納河為舞台, 為世人奉上一頓流動的盛宴, 有人叫好, 有人批評, 毁譽參半。典禮以Celin DionPiaf名曲作結, 雨中鐵塔, 歌聲千里, 舉世感動。Piaf好像也來自蒙馬特, 不動山丘, 巴黎就在腳下, 愛的讚歌, 今夜流動。

 

 

 

 

 

Saturday, July 20, 2024

Deja vu

在世紀瘟疫之前, 在一切還沒變形走樣的時候, 便已初訪曼徹斯特, 似是一見鍾情, 印象非常好, 心想如在這裡居住應也不錯。 那次主要坐Metro電車到處遊逛, 有到過北邊的Bury, 據說是曼城最大公園Heaton Park, 以及仿如水鄉的新建社區 Media City。另還有一處地方, 但地名卻是怎麽也想不起來, 只記得那或是週末上午, 主街的一些食店外面, 坐着享用咖啡或早餐的, 都像是住在當區的年輕專業人士; 有一個有點歷史的有蓋市場似在辦農產品墟市, 自己也買一杯農家自造的乳酪, 味道不錯。

曼城佛光山是一座紅色老建築, 外型非常英國, 據說過去是一家圖書館。樓高二層, 在二樓設了三個殿: 大雄寶殿、觀音殿、地藏殿。大雄寶殿樓底很高, 空間很大, 也予人恢巍宏大之感。在那裡當義工的有好幾個香港人, 似都是拿BNO簽証, 剛移民過來兩三年, 整個佛寺似都以廣東話溝通, 雖則佛寺創始人來自台灣。

這日禮拜天, 農曆初二; 據說初一十五會開放給信眾點燈敬拜, 或剛好點燈翌日, 有齋主供應齋菜午餐, 進餐約三四十人, 小孩子也不少, 一些更是童軍穿著。 一年約四五十的師姐已移來曼城兩年半, 問她移民英國是否經過反覆思量才下的決定, 只答說瘟疫期間閉在香港很壓抑, 剛好有BNO簽証計劃, 所以很快便決定要來了。她現住在曼城南邊的Altrincham, 說住在那裡的香港新移民還不少, 如不嫌多香港人的話, 可以去逛逛看看。

從同樣位於南邊的Sale坐巴士去Altrincham, 本來十幾廿分鐘的車程竟塞了一個多鐘, 上班日下午三點多, 不知為何塞得那麽厲害, 坐的巴士沒空調, 車外太陽有點猛, 空氣不怎樣流通, 坐在車內頗感悶熱。巴士沿途也看到一些有中文店名的商鋪, 其中打正香港旗幟的應是一家叫廟街煲仔飯的食肆, 不大食店, 烈日下午窗簾垂落, 不知內裡格局如何。 總站出來, 有一座不太高的鐘塔, 似有點眼熟, 沿主幹馬路走沒幾步便右轉上商店街域, 此處的指示路牌頗古舊, 似有點歷史, 其中有Market一處。一直往上走, 便見Market, 一有蓋老建築, 現在似為food court, 據說內有9家食檔, 但下午時分還沒營業, 關上大門, 但從門隙可看到裡面有工作人員正作準備。走到這裡更眼熟了, 這市場不就上回有來過的農產品墟市嗎? 還是自己記錯了?

走到車站的另一邊, 看到一白色鐵橋連接一大型商場, 這橋很有印象, 至此應可確定這地方我來過; 大型商場現是Costco, 不太肯定六年前是否是它, 還是易了主。途中迎面見一男人年約四十, 個子不高, 跟着兩個少年兒子, 廣東話三人行, 聽到那大兒子好像說他某科成績不錯, 那知爸爸竟回說, 但你D中文咁屎, 兒子不言語, 似有點尷尬。

Deja vu, 曾經到過的地方就是Altrincham ?! 他日若移他方. 又會否忘了我是誰?

 

 

Wednesday, July 17, 2024

Back to future.

 

最後一分鐘買了票

大堂最後一排

從古舊的劇院進去

回到風華正茂的1985

再坐時光車穿越1955

遇見情竇初開的媽媽

兒子牽時空紅線

撮合父母成雙對

再成就自己和兄妹

重現四十年前的經典光影

沉醉美好一瞬芳華


歌曲悅耳輕快

曲詞淺白幽默

唱跳念打

好不熱鬧

以為是一幕一幕的歌舞劇

卻是轉景快捷連連

節奏緊湊的舞台電影

汽車飛奔

風馳電掣

寬敞校舍

三五成群

人來人往

小小舞台

一一實現


那不可或缺的時光車

實全劇之靈魂所在

劇中人坐車內

最後竟凌空駛向觀眾

並於空中360度翻轉

嘆為觀止

掌聲不斷

 

老電影唱跳新天地

說的或是信念加意志

世上事皆可成

只是誰人沒有將來

如何可以Back to future

輕嘆 息 If only I could.

 


 

Wednesday, July 10, 2024

Water Park

藍天白雲

車聲轟隆不斷

枕鄰公路

我自一泓濃情


叢林小徑

蒼鬱蔽日

連綿綠野

極目為盡

環湖散策

看天看水

人犬鳥鵝

各自為樂

駐紮清水湄

今夜可有星空


沿湖救心有方

水天間跳躍的心

千萬不可遽止









Thursday, July 04, 2024

饗宴

奧運前夕來了花都, 第一印象竟覺得好像比過去光鮮了很多, 或是整個城市為了奧運到來, 曾經大肆刷洗了一番, 非常不錯。第一次使用南邊的ORLY機場, 而住的民宿卻在東北方, 路途遙遠, 一時不知要如何轉折是好, 卻原來14號METRO線剛延伸到機場, 好像這個月(6月)才開始運行, 有了它, 只要在城中心Chatelet站轉11號METRO就可以輕鬆到達目的地, 很是方便。一下飛機到了抵達大堂便看見地上有醒目箭咀指引到14號線乘車處, 看樣子似是新建的地鐡站, 東西都很新, 但卻不能用信用卡直接拍卡進站搭車, 要用信用卡先在售票機買票才能進站, 非常多此一舉, 由於旅客多, 排隊買票也用了二三十分鐘。METRO列車及巴士都髹成予人清新印象的淺藍色, 還有一個像是人走路的圖案, 卻感覺有點像零八北京奧運的標誌。


到了巴黎, 第一要去的是聖母院, 看看她近況如何。幾年前聖母院不幸被祝融蹂躪, 幾乎燒通頂, 舉世同哀, 自己也在臉書上貼了年前遊教堂所拍的照片, 以作追思和支持。法國總統災後即說, 要傾盡全國所有人力物力重建聖母院, 一定要為她回復舊觀, 好像還說要在巴黎舉行奧運會時, 完成重建工程, 開放教堂再與世人見面。

到了現場, 看到好幾個天秤高高懸空在教堂的周遭, 工程仍在進行中, 尖頂好像已重修好, 但旁邊的支架還是密密麻麻, 裡面情況不得而知; 教堂正面似已完好無缺展現人前, 有關當局更在廣場上安放階級式看台, 讓遊人坐着遠觀欣賞。 據工程告示說, 聖母院重新開放當在2024年12月, 惜未能如總統所願, 趕上7月下旬開幕的巴黎奧運會, 或亦憾事也。


重建中的教堂四週圍起了金屬板, 而圍板上有很多人像照片, 驟眼以為都是一些名人的祝福語或什麽, 走近細看, 卻原來是重建團隊的人員照片, 有木匠、石匠、古物維修、建築師、電工、水工、清潔員、項目經理、統籌主管等。想某一程度或因禍得福, 因為重建, 這些或是國家一級的工匠技術人員, 才有機會參與曠世聞名幾百年古建築的修建, 或亦千載不遇的難得機緣。當今之世正進行的顯赫建築, 除了巴塞隆那的聖家教堂修了一二百年仍未完成外, 要數就只有眼前重建的聖母院了, 而現代新建築有哪些是可屹立世上數百年呢, 人類的建築技術是進步還是退步了呢, 真的不知道。只覺得現代建築或講求簡約, 就是教堂也不例外, 例子如芬蘭赫爾新基1968年所建的岩石教堂, 好像都不如一些幾百年的古老建築般令人讚嘆再三。

漫步巴黎, 可以從羅浮宮, 直走至香榭麗舍大道, 至凱旋門, 但這回走到協和廣場附近時, 卻走不過去, 都圍了起來進行一些看台的安裝或什麽, 而到了鐵塔正對岸的Trocadero也是一樣, 好像都在進行跟奧運會有關的設施安裝。美國作家海明威情迷巴黎, 曾說巴黎是一場流動的饗宴, 今屆奧運會開幕禮好像要將這句名言演繹人前, 不在場館內, 據說會沿塞納河流動式舉行, 現場觀眾便可在塞納河邊一些著名景點, 坐看表演及運動員沿河出場, 一場流動的饗宴盛會, 到時定要在千里外電視機旁觀看不可。

奧運前夕到了巴黎, 適逢14號地鐵開通機場, 適逢國會提前大選, 適逢歐冠杯, 多少適逢, 遊人如鰂, 穿門而過, 品嘗一場流動的饗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