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走了, 火化後應會寄居屯門; 長住北角, 迢迢遠路, 媽媽過去好像從沒來過這遙遠所在, 但自己與屯門似有不錯的因緣。好像這一兩年才落成, 據說排隊等靈位時間不會太長, 三數個月應可排到。市區的靈灰閣都在山上, 清明重陽禁車上下, 很多時都要走一段山坡斜路才能到先人靈前掃墓拜祭; 但這位於屯門曾咀的新廈不叫閣, 而叫安置所, 少了委婉幽怨的況味, 多了現實遷徙的考慮, 不在山上, 而在海邊, 風涼水冷, 據說風水不錯, 先人能安眠於此, 也是一種福氣。
屯門站有專線巴士前往, 但平日一小時才一班, 祭祀節日或會加班; 巴士從總站開出, 一直向海走, 到了屯門碼頭右轉蝴蝶灣, 然後一直沿着海岸走, 過了龍鼓灘不久便到了, 全程30多分鐘。嶄新的靈灰安置所, 樓高數層, 沒上去看, 只到前端臨海的紀念公園走一下, 政府鼓勵綠色殯葬, 先人骨灰可撒園中, 名字則刻在一小長條牌上, 小牌安放在一大石壁上, 由上而下十多個, 一行一行十多行, 這樣的靈位大石壁在園中有好幾個, 很多部份都還空白沒名字。
出來工作沒幾年經常轉工, 其中有份竟有辦公室在屯門, 在沒有西鐵線的年代, 住港島到屯門上班要到中環坐船前往, 船程似四五十分鐘, 到了屯門碼頭還要轉車, 好不周折費時, 似不習慣, 做沒一兩週便辭職了。念中學時曾陪一鄰居同鄉阿姨到青山精神病院看她兒子, 印象中是第一次到屯門, 但卻沒有屯門的概念; 那回坐巴士來, 九龍好像正在建地鐵, 路況很不好, 轉了好幾趟車才到, 千里迢迢, 阿姨的人生路似也坎坷不平。
屯門似是香港最古老區域, 據說數千年前已有人居住, 唐朝更屯兵於此, 防守大門, 屯兵之門因而得名。但過去對它幾無所知, 分不清東南西北, 這兩三年經常來屯門, 終於摸索了大概: 夾在兩座山中間的三角平原, 一條河流經其中奔向大海。所謂市中心都是一些相連的新型大廈商場, 新墟相對似都變老了。
這兩三年的行山同伴家住屯門, 有他帶, 市中心市公園, 青山藍地, 大會堂何福堂, 現在都成了熟悉所在了。不時行山路線也在屯門, 麥理浩徑十段, 向東沿引水道至黃金海岸, 遠點可到小欖大欖涌, 再遠點則登清涼台眺望千島湖, 即大欖涌水塘也。十段走全程則到田夫仔, 然後轉上大棠楓林, 秋天時這裡人山人海, 比楓葉還要火紅。向西也可行屯門徑一段二段, 但梯級太多, 有時會覺得乏味且辛苦; 二段有山路直上東昇亭, 即進入虎地郊遊徑, 沿徑而下至藍地水塘。對面那座山則是青山, 可先探青山禪院, 再上視野廣闊, 一覽屯門廣廈萬家, 海天夕照, 心曠神怡。但如此山緣或也緣盡, 行山同伴生氣要絕交了。
媽媽曾說她當初是跟人從海路偷渡來香港, 不知可有經過西邊這片茫茫海域? 望向來時路, 一生幾許風雨, 多少酸甜苦辣, 顛簸過後, 長眼福地, 心安如海。因為媽媽, 我跟屯門的因緣更深了, 往後清明重陽, 春秋常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