睽違三年
睡火山又終於爆發
岩漿湧流上街
汩汩浩浩
川流不息
再次站在道路中央
抬頭看美麗藍天
彷彿重回九二八
感覺何等美妙
此刻火炙烈日
人人頭頂一股怒熱之氣
沒有歪風
以岩漿的密度
默默向前緩流
流過街角重重障礙
合流再湧前方
岩漿流過
大聲若希
顆顆良心振聵香江
Monday, August 21, 2017
Saturday, August 19, 2017
撤退
在航機上查看飛行圖, 想知道飛機已飛到何處, 映入惺忪眼簾的竟是一個當下非常熱門的地名, Dunkirk是也。自己孤陋寡聞, 先前對這段發生在1940年二戰時期的英法聯軍大撤退事蹟似幾無所知, 但看過電影後, 竟在三萬呎高空與之不期而遇, 精神為之一振。
許是前一晚上睡得不怎麽好, 看十一點早場中途, 卻不知不覺睡着了。這標榜戰爭大片的電影, 對白不太多, 激烈的戰爭場面也絕無僅有, 有的是戰機在大海上空飛來飛去, 偶爾相互射擊而已。戲中特別註明三個時空: 沙灘堤岸上一週, 海上一天, 空中一小時; 看的時候也猜想三段時空會否交集? 堤岸上是三四十萬等待撤退的士兵, 空中是兩三架戰機來回飆飛, 而海上則是一艘平民遊艇趕往Dunkirk這地方作救援。
當初看到遊艇要出海, 感覺有點鬼祟, 父親本想只帶一名兒子同行, 但十七歲小兒追上來堅決同往, 只好三父子一起起行, 趁着後面一些海軍制服人員還沒到就開船了, 心想是走私還是什麽? 原來他們是響應首相呼籲, 逕自駕駛自己的遊艇或漁船到Dunkirk海面接載士兵撤退, 據說一共有約870艘各種各樣不同的平民船艇自告奮勇出海救人, 於一週時間內, 三四十萬士兵安全撤回英倫大本營, 是為歐洲二戰時一大奇蹟。
睡醒時看到十來個士兵在一中彈船艙內起爭執, 海水從各彈孔不斷流進來, 欲堵無從, 船隻頃刻或會沉沒, 爭先撤離, 他們高呼英國人優先, 說於戰爭生死關頭, 自私人性本來如此, 殘酷卻實在。父子仨在海上救了一名蹲在翻沉船底上待救的士兵, 這士兵或剛死裏逃生, 表現非常驚恐, 知道遊艇還要到Dunkirk去, 竟欲制止船家繼續前進, 並與十七歲小兒相互推撞, 小兒被推落跌進船艙內, 一倒不起, 沒有及時急救, 只讓他躺睡艙內地上, 後來卻返魂乏術了。知道兒子死了, 父親撲克般臉上似沒一絲哀慟, 也不怪責那驚恐士兵, 繼續把駛遊艇救人; 原來他的大兒子也是空軍, 但出征第二天便殉職沙場, 國家有難, 匹夫有責, 似也沒有時間哀悼。遊艇最終救了二三十個士兵, 駛回英國港口, 船上各人一看到多佛海岸的白色岩崖, 都鬆了一口氣, 安全回家了。
從飛行地圖上看, 原來這裡是一條筆直的海岸線, 左邊是Calais, 現時那裡聚集了很多難民, 一心想着渡海到英國去。而Dunkirk非常靠近比利時邊境, 其右手邊竟也是一個熟悉的地名, 比利時的Ostende, 而原來鄧寇克大行動的海上撤退路線, 自己好多年前也曾橫渡過。那年在盧森堡中部一個叫Ettelbruck的小鎮短住, 週六日沒事便想到倫敦去遊逛一下, 忘了從哪得到資訊, 週五晚下班即坐火車到Ostende去, 那裡有夜船到英國南部一叫Ramsgate的港口, 然後坐火車到倫敦的維多利亞站。記憶中坐的船就像我們的渡海輪, 船噸位應是大得多, 夜渡英倫海峽, 也沒走到甲板或欄邊看看黑夜的大海是如何光景, 只坐睡在條椅上, 等待清晨五六點到達彼岸; 印象最深的是船上女服務員, 以唱歌的腔調問香港來客: Do you eat rice?
士兵撤退回國, 似都自覺敗兵之將, 羞愧有加, 但父老鄉親卻不以為然, 不住地說, 活着就好, 活着就好。四十萬士兵沒有如芻狗般成為德軍炮灰, 留得青山在, 重整旗鼓, 終在英明首相領導下, 贏得戰爭最後勝利。撤退並不可恥, 進退有時, 加上國民堅定不移的意志, 或才是致勝之道。
此刻香港民主運動似也在強權迫壓下, 陷留在鄧寇克的堤岸上, 年輕公民抗爭者被針對被清算, 案件審完又審, 刑罰服了又罰, 效法北方主子, 以法律作統治機器, 窮追猛打, 不留半點餘地。什麽[一鼓歪風]的中文判詞, 錯別連篇, 直如宦官口吻, 市井思維, 實有失普通法的嚴謹。香港法官終於回歸, 三權合作盡迎主子意願, 悲哉! 若要撤退, 撤往何處, 可有民眾的漁船遊艇接載往安全大後方, 重整旗鼓, 捲土重來, 雨傘再起?
二哥把十七歲小弟的生平告知當地報章, 第二天報紙頭版有一小段報道: 十七歲本地男孩參與撤退救援工作, 不幸喪生。留得青山在, 為香港民主運動坐牢犠牲的也是那些十幾廿歲的年輕抗爭者, 誠如彭定康所言, 歷史一一會記住他們的名字。
許是前一晚上睡得不怎麽好, 看十一點早場中途, 卻不知不覺睡着了。這標榜戰爭大片的電影, 對白不太多, 激烈的戰爭場面也絕無僅有, 有的是戰機在大海上空飛來飛去, 偶爾相互射擊而已。戲中特別註明三個時空: 沙灘堤岸上一週, 海上一天, 空中一小時; 看的時候也猜想三段時空會否交集? 堤岸上是三四十萬等待撤退的士兵, 空中是兩三架戰機來回飆飛, 而海上則是一艘平民遊艇趕往Dunkirk這地方作救援。
當初看到遊艇要出海, 感覺有點鬼祟, 父親本想只帶一名兒子同行, 但十七歲小兒追上來堅決同往, 只好三父子一起起行, 趁着後面一些海軍制服人員還沒到就開船了, 心想是走私還是什麽? 原來他們是響應首相呼籲, 逕自駕駛自己的遊艇或漁船到Dunkirk海面接載士兵撤退, 據說一共有約870艘各種各樣不同的平民船艇自告奮勇出海救人, 於一週時間內, 三四十萬士兵安全撤回英倫大本營, 是為歐洲二戰時一大奇蹟。
睡醒時看到十來個士兵在一中彈船艙內起爭執, 海水從各彈孔不斷流進來, 欲堵無從, 船隻頃刻或會沉沒, 爭先撤離, 他們高呼英國人優先, 說於戰爭生死關頭, 自私人性本來如此, 殘酷卻實在。父子仨在海上救了一名蹲在翻沉船底上待救的士兵, 這士兵或剛死裏逃生, 表現非常驚恐, 知道遊艇還要到Dunkirk去, 竟欲制止船家繼續前進, 並與十七歲小兒相互推撞, 小兒被推落跌進船艙內, 一倒不起, 沒有及時急救, 只讓他躺睡艙內地上, 後來卻返魂乏術了。知道兒子死了, 父親撲克般臉上似沒一絲哀慟, 也不怪責那驚恐士兵, 繼續把駛遊艇救人; 原來他的大兒子也是空軍, 但出征第二天便殉職沙場, 國家有難, 匹夫有責, 似也沒有時間哀悼。遊艇最終救了二三十個士兵, 駛回英國港口, 船上各人一看到多佛海岸的白色岩崖, 都鬆了一口氣, 安全回家了。
從飛行地圖上看, 原來這裡是一條筆直的海岸線, 左邊是Calais, 現時那裡聚集了很多難民, 一心想着渡海到英國去。而Dunkirk非常靠近比利時邊境, 其右手邊竟也是一個熟悉的地名, 比利時的Ostende, 而原來鄧寇克大行動的海上撤退路線, 自己好多年前也曾橫渡過。那年在盧森堡中部一個叫Ettelbruck的小鎮短住, 週六日沒事便想到倫敦去遊逛一下, 忘了從哪得到資訊, 週五晚下班即坐火車到Ostende去, 那裡有夜船到英國南部一叫Ramsgate的港口, 然後坐火車到倫敦的維多利亞站。記憶中坐的船就像我們的渡海輪, 船噸位應是大得多, 夜渡英倫海峽, 也沒走到甲板或欄邊看看黑夜的大海是如何光景, 只坐睡在條椅上, 等待清晨五六點到達彼岸; 印象最深的是船上女服務員, 以唱歌的腔調問香港來客: Do you eat rice?
士兵撤退回國, 似都自覺敗兵之將, 羞愧有加, 但父老鄉親卻不以為然, 不住地說, 活着就好, 活着就好。四十萬士兵沒有如芻狗般成為德軍炮灰, 留得青山在, 重整旗鼓, 終在英明首相領導下, 贏得戰爭最後勝利。撤退並不可恥, 進退有時, 加上國民堅定不移的意志, 或才是致勝之道。
此刻香港民主運動似也在強權迫壓下, 陷留在鄧寇克的堤岸上, 年輕公民抗爭者被針對被清算, 案件審完又審, 刑罰服了又罰, 效法北方主子, 以法律作統治機器, 窮追猛打, 不留半點餘地。什麽[一鼓歪風]的中文判詞, 錯別連篇, 直如宦官口吻, 市井思維, 實有失普通法的嚴謹。香港法官終於回歸, 三權合作盡迎主子意願, 悲哉! 若要撤退, 撤往何處, 可有民眾的漁船遊艇接載往安全大後方, 重整旗鼓, 捲土重來, 雨傘再起?
二哥把十七歲小弟的生平告知當地報章, 第二天報紙頭版有一小段報道: 十七歲本地男孩參與撤退救援工作, 不幸喪生。留得青山在, 為香港民主運動坐牢犠牲的也是那些十幾廿歲的年輕抗爭者, 誠如彭定康所言, 歷史一一會記住他們的名字。
Tuesday, August 15, 2017
Sunday, August 13, 2017
黃花
走過羅浮宮的金字塔
協和廣場的高尖碑
在大道旁的泥地上
看見這猶如雛菊的小黃花
遠方的一場雨傘運動
或亦溯接巴黎曾經火紅的六八
莘莘學子的今生前世
被針對被壓迫被清算
此刻自是舉步維艱
穿過夏愨道的佔領區
橋上站在山與海之間
遠遠望見凱旋門
巍然就在香榭麗舍的前方
Tuesday, August 01, 2017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