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une 17, 2016

出走

沒去過愛爾蘭, 也沒跟愛爾蘭人打過交道, 可以說對這國家沒有什麽認識, 只從一些報紙新聞知道, 2000年科網潮時她好像發展得很興旺, 但冷不防2008年金融海嘯後, 她卻是歐豬五國之一, 需要歐盟緊急援助, 並依規定實行緊縮政策, 但好像很快就走出財政困境, 達到收支平衡, 重新上路。而1985年, 三十年前的都柏林, 從電影所見, 卻是一片愁雲慘霧, 經濟不景, 甚或百業蕭條, 中產的工作似朝不保夕, 收入大減, 而低下層或更失業嚴重, 天空鮮見陽光, 整個社會似陷入絕望深淵。

就是十五六歲的高中生, 似也能深刻感受到無望的前景, 有些平庸之輩更是自暴自棄, 心想自己一生將是無業無着的廢物, 也就懶思上進, 或許根本就沒有上進的空間。但也有不甘蟄伏的小子, 當初或只想取悅心儀女孩, 自組樂隊Sing Street, 要唱出當地當代青春的憂鬱、哀愁和盼望。不是頂級的中學, 竟也臥虎藏龍, 很快便組成五人樂隊再加一經理人, 會寫詞會作曲, 會彈會奏, 會拍MTV, 高唱自己的歌, 也想得到女孩的歡心。

戲中主角的哥哥, 廿餘歲的隱蔽宅男, 讀書不成, 足不出戶, 卻對流行音樂深有研究, 房內唱片一大櫃一大櫃, 對當代音樂潮流如數家珍, 弟弟想要的音樂類型, 他一聽即明, 隨手便拿出相關樂隊或歌手的唱片給弟弟參考聆聽。之前也聽說這電影會有很多八十年代的歌曲穿插其中, 但好像都不怎麽熟悉, 只認識一些提到的名字, 如Duran Duran, David Bowie, Village People等。

據說這宅男哥哥過去也玩音樂, 彈得一手好結它, 打動過不少女孩子; 他感覺在都柏林呆不下去, 想到德國去找機會, 但好像媽媽不讓他走, 自此以後便一直呆在這房子裡, 再也走不了。他像是個哲學家, 冷眼旁觀, 家中各人的心事懷想, 似都被他看穿看透, 無奈父母不和, 母結新歡, 很快便會離婚, 房子也要賣掉, 他和弟妹或要父母新居處兩邊走了; 平時凡事似一副漠然淡然模樣, 此刻卻發飆地說: 我情願露宿街頭, 哪都不會去!

在無望的都市, 不認命的都想往外闖, 誓要離開這shit place, 一水之隔的英倫似是大家的希望所在。最後, 唱主音的男孩也決定帶着比自己大一歲的心儀女孩到倫敦去, 身無分文, 人生地不熟, 只有自家的才華和無畏, 還有風雨吹打不熄的熱情, 兩口子開着電動小艇, 一葉輕舟去, 在波濤中顛簸前進, 盼望早日到達理想的彼岸。

電影結束, 銀幕上打出一行字: 給散居各地的兄弟 (For brothers everywhere.) 這或是導演的心聲, 他懷緬八十年代中都柏林的青春, 也想起各自出走他方尋找理想的兄弟, 而他想必也是其中一員。八十年代末, 曾去法蘭克福參加一個四年一度的大型機械展覽會, 住在火車站對面那條紅燈街上的一家小旅館; 旅館前台經理年約30歲, 個子不高, 身型微胖, 跟戲中哥哥有點相似; 每次見他都是笑容滿臉, 健談非常, 不知怎的竟聊起一些政經事, 他說中國的改革以經濟入手, 而蘇聯則以政治改革為先, 或見客自東方來, 他似對中國的改革稱讚有加。這經理叫Mr. Paddy, 而姓Paddy, 大多來自愛爾蘭, 他也不例外; 此刻回想, Mr. Paddy或就是戲中不甘蟄伏故土的一員, 遠走歐洲大陸另找機會和發展, 不知三十年後, 他已在德國長住下來, 還是早回故國, 落葉歸根?

出字幕時, 歌曲不止, 一句歌詞不斷唱了又唱: 說走就走, 不然就永遠都走不了。不知怎的, 眼角竟隱有淚珠, 時光飛逝, 年華老去, 我怎麽仍困在這裡?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