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une 28, 2016

印象



百年前畫家的居室
掛滿東洋浮世繪
傾慕之情
溢於畫表
難怪梵高曾說
我們都喜愛日本繪畫,我們都受它影響----這是所有印象派畫家的共同點。
東風吹至法蘭西
吹進莫奈的花園
睡蓮紫藤日本橋
生活不能一日無花
姹紫妍紅開遍
他鄉情韻
浮世若夢
端的是心中濛濛不滅的
印象


Monday, June 20, 2016

有種



有種漂亮
有種不屈
有種歌聲
有種人群
有種天空
在上環
在香港
你看見嗎?

Friday, June 17, 2016

出走

沒去過愛爾蘭, 也沒跟愛爾蘭人打過交道, 可以說對這國家沒有什麽認識, 只從一些報紙新聞知道, 2000年科網潮時她好像發展得很興旺, 但冷不防2008年金融海嘯後, 她卻是歐豬五國之一, 需要歐盟緊急援助, 並依規定實行緊縮政策, 但好像很快就走出財政困境, 達到收支平衡, 重新上路。而1985年, 三十年前的都柏林, 從電影所見, 卻是一片愁雲慘霧, 經濟不景, 甚或百業蕭條, 中產的工作似朝不保夕, 收入大減, 而低下層或更失業嚴重, 天空鮮見陽光, 整個社會似陷入絕望深淵。

就是十五六歲的高中生, 似也能深刻感受到無望的前景, 有些平庸之輩更是自暴自棄, 心想自己一生將是無業無着的廢物, 也就懶思上進, 或許根本就沒有上進的空間。但也有不甘蟄伏的小子, 當初或只想取悅心儀女孩, 自組樂隊Sing Street, 要唱出當地當代青春的憂鬱、哀愁和盼望。不是頂級的中學, 竟也臥虎藏龍, 很快便組成五人樂隊再加一經理人, 會寫詞會作曲, 會彈會奏, 會拍MTV, 高唱自己的歌, 也想得到女孩的歡心。

戲中主角的哥哥, 廿餘歲的隱蔽宅男, 讀書不成, 足不出戶, 卻對流行音樂深有研究, 房內唱片一大櫃一大櫃, 對當代音樂潮流如數家珍, 弟弟想要的音樂類型, 他一聽即明, 隨手便拿出相關樂隊或歌手的唱片給弟弟參考聆聽。之前也聽說這電影會有很多八十年代的歌曲穿插其中, 但好像都不怎麽熟悉, 只認識一些提到的名字, 如Duran Duran, David Bowie, Village People等。

據說這宅男哥哥過去也玩音樂, 彈得一手好結它, 打動過不少女孩子; 他感覺在都柏林呆不下去, 想到德國去找機會, 但好像媽媽不讓他走, 自此以後便一直呆在這房子裡, 再也走不了。他像是個哲學家, 冷眼旁觀, 家中各人的心事懷想, 似都被他看穿看透, 無奈父母不和, 母結新歡, 很快便會離婚, 房子也要賣掉, 他和弟妹或要父母新居處兩邊走了; 平時凡事似一副漠然淡然模樣, 此刻卻發飆地說: 我情願露宿街頭, 哪都不會去!

在無望的都市, 不認命的都想往外闖, 誓要離開這shit place, 一水之隔的英倫似是大家的希望所在。最後, 唱主音的男孩也決定帶着比自己大一歲的心儀女孩到倫敦去, 身無分文, 人生地不熟, 只有自家的才華和無畏, 還有風雨吹打不熄的熱情, 兩口子開着電動小艇, 一葉輕舟去, 在波濤中顛簸前進, 盼望早日到達理想的彼岸。

電影結束, 銀幕上打出一行字: 給散居各地的兄弟 (For brothers everywhere.) 這或是導演的心聲, 他懷緬八十年代中都柏林的青春, 也想起各自出走他方尋找理想的兄弟, 而他想必也是其中一員。八十年代末, 曾去法蘭克福參加一個四年一度的大型機械展覽會, 住在火車站對面那條紅燈街上的一家小旅館; 旅館前台經理年約30歲, 個子不高, 身型微胖, 跟戲中哥哥有點相似; 每次見他都是笑容滿臉, 健談非常, 不知怎的竟聊起一些政經事, 他說中國的改革以經濟入手, 而蘇聯則以政治改革為先, 或見客自東方來, 他似對中國的改革稱讚有加。這經理叫Mr. Paddy, 而姓Paddy, 大多來自愛爾蘭, 他也不例外; 此刻回想, Mr. Paddy或就是戲中不甘蟄伏故土的一員, 遠走歐洲大陸另找機會和發展, 不知三十年後, 他已在德國長住下來, 還是早回故國, 落葉歸根?

出字幕時, 歌曲不止, 一句歌詞不斷唱了又唱: 說走就走, 不然就永遠都走不了。不知怎的, 眼角竟隱有淚珠, 時光飛逝, 年華老去, 我怎麽仍困在這裡?



Monday, June 13, 2016

留離

還有10天英國便會舉行歷史性全國公投, 決定是否繼續留在歐盟抑或選擇脫離。前兩天新聞報道說, 有民調顯示支持脫歐的比率竟比留歐的高出10%, 聽了心裡不禁一冷, 心想難道英國最終真的會離開歐盟? 據說這個民調是在網上做的, 也聽說年輕人一般較傾向於留歐, 而年長人士則似去意較決, 若是如此, 網上活躍分子當以年輕人佔大多數, 這民調結果會否太過偏差? 隨後新聞也有報道另外兩個民調, 留離兩派都約百分四十多, 不相伯仲, 而還未做決定的佔一成多, 故最終鹿死誰手仍未可知。

留或離, 當中的優缺點, 身住十萬八千里外的或從未深究, 但情感上卻希望英國能留在歐盟, 一動不如一靜, 世界如此動蕩不安, 似以保持現狀為佳。身為香港人或更有私心, 350萬的英國海外護照(BNO)持有者, 在英國沒有居留權, 但有成功例子顯示, 其它歐盟國家卻承認這英國簽發的護照也屬歐盟護照的一種, 可以當地居留, 經過一段時間後, 可申請享用當地公民福利權利, 甚至申領當國護照, 成為真正的歐洲公民。雖則並非普遍, 但如英國脫歐, BNO香港人的歐洲夢便會隨即幻滅。

好多年前曾在德國HAMELN碰到一班英國旅客, 都是六十以上的年長退休之輩, 相互英語交談, 交流一下在德國旅遊的一些見聞; 詢問他們會講德語嗎, 沒人會, 其中一位穿著優雅的女士說, 我們非常懶惰(We’re lazy), 都沒學人家語言, 不知是自嘲或說笑, 但說的應是事實吧: 或自恃英語乃世界語, 別人都學你的, 說你的, 自己也就懶得學人家的了。過了英倫海峽, 踏足歐洲大地便到了異國, 當中的歸屬感不知有多大?

冬日深水灣, 曾躺臥沙灘捧讀末代港督彭定康的書, 聽這前任歐盟外交專員細說歐盟, 從布魯塞爾到伊斯坦堡, 當中的融合、治理、挑戰、力量, 不言而喻, 在在一位擁歐者的肺腑之言; 但這回公投似沒有聽到他的聲音, 惟心想他必是一位堅定的留歐派。留學英國的香江才子陶傑, 好像跟肥彭也有私交, 不知他們可曾私下討論過這留離問題, 但才子文章及電台節目, 都處處情傾離歐, 認為過去的日不落國是現代文明的關鍵創建者, 獨幟一國, 不受歐盟制肘, 反而更有發展空間。

曾多番打聽持英國護照居於海外是否可以在這歷史性公投中投票, 但原來只有居於海外少於15年的公民才可以投, 但據說英聯邦公民此刻如居於英國也有權投票, BNO持有者亦屬同樣情況。也想在6月23日身處英國, 以見証歷史一刻, 惜種種原因, 終未可成事。兩年前蘇格蘭獨立公投, 萬里外遠觀, 藍鐘花開, 最終放下心來。今又公投, 萬里外又是一番忐忑, 懸念空中。

已定八月初到英倫去, 屆時泰晤士河依然滔滔, 卻不知會否已換了人間?



Friday, June 10, 2016

鳥襲

陽光猛烈, 天氣苦熱, 信步走進維多利亞公園近高士威道的樹蔭甬道; 才沒走幾步, 突然一隻雀島從右方極快速於髮邊颯嘯飛過, 不禁嚇了一大跳, 驚魂未定之際, 牠又從左快速飛回右, 同樣千鈞一髮般從頭邊掠過, 條件反射地左閃右避, 但來無影去無踪, 迅雷不及掩耳, 只聽其飛掠之聲。人站定後, 回頭望右, 這不知名的灰白雀島, 纖長不大的身型, 似剛飛回樹梢, 也像回身望向這方, 不知有否四目交投, 心想這鳥空中來回, 或剛好從我頭邊飛過而已, 別無他意, 也就繼續往前走。沒想到又走了沒幾步, 牠又極速從後疾飛馳來, 又剛好在髮邊僅僅掠過, 這才意識到牠實是有意突襲, 驚悸駭然由生, 急忙將手提包舉起護頭, 急步走離甬道, 而那雀也不知所終。

無緣無故, 雀鳥為何如此待我? 是穿著的暗紅顏色, 是身上某種氣味? 牠是頑皮小鳥, 並無攻擊之意, 只是隨機隨意嚇唬路過行人? 牠卯力飛馳而過, 聽那颯颯長聲, 在耳邊呼嘯而過, 也能感到那股勁力衝力是如何巨大, 從末有過此等經驗, 霎時驚慌可想而知。牠應是無意傷害你, 不然那尖咀利爪, 隨着那強大衝擊力戮你抓你, 肯定頭破血流。 纖纖小雀, 拿捏準確非常, 掠過之時, 與你真正只零點幾毫米的距離, 那麽近, 卻完全沒有任何接觸, 只在耳邊空氣中劃下那道颯颯的聲音長痕, 此後或難以忘卻。

公園內野鴿眾多, 很多時牠們都聚在一堆, 埋頭地上覓食, 偶爾受擾霎地飛起, 壯觀之勢有時也可媲美歐洲一些廣場上如飛氈的徜翔鴿群, 置身其中, 只有驚嘆, 沒有驚慌。公園樹林內也有其它雀鳥, 不悉不問, 偶爾見一兩隻飛出或走過, 也只遠觀, 從不駐足, 人雀不往來。今天突如其來為一隻小鳥所嚇所戲, 究竟為何? 是霉運? 就如曾經也走在這樹蔭甬道, 突然一篤雀屎不偏不倚跌在膊頭上, 衣領一灘稀黃抹之不去, 雖曰道在便溺, 但雀屎卻有帶禽流感病毒之虞, 能不驚恐?

小不可侮, 但[人衰行路打倒蹆], 小可欺大, 莫奈何。

人失意, 鳥飛襲, 記之。



Sunday, June 05, 2016

共剪



君問歸期未有期
民主何時勝歸來
年年共剪維園燭
蟬鳴香江泣血時

毋忘

鳯凰浴血
燭光如海
夜蟬嗚鳴
白蘭花香
今夕何夕
毋忘初衷

Friday, June 03, 2016

大和

北海道七歲男孩, 小學二年級生, 或是頑童一名。上周末爸媽開車載他到森林公園玩, 回程時, 他不斷向車外行人吐口水及擲石頭, 屢勸無效, 爸爸一氣, 把他趕下車後, 便逕自開車走了, 只留他一人獨自在森林路邊, 或想嚇唬也教訓這不聽話的小男孩, 讓他靜思己過, 知錯能改。爸媽五分鐘後開車回到現場, 卻發覺兒子已經不知所終, 遍尋不獲, 煞是驚惶。爸爸最後報了警, 警察出動上百人及警犬到處找尋, 但找了五六天都找不到人, 小男孩霎時像人間蒸發似的, 無影無踪。

爸爸一開始不敢說真話, 怕被質疑對小孩疏於照顧或甚至虐待, 會受到刑事調查, 便謊報兒子自己跑去採野果失了踪。不認不認還須認, 最後也向警方說出真相, 以免延誤尋人結果。據說男孩失踪時只穿輕薄衣著, 而這幾天北海道不巧降溫, 晚上溫度會跌至七八度, 某些高地或還會下雪, 身上也沒帶水沒帶食物, 名副其實的飢寒交迫, 七歲頑童挨得過嗎? 附近森林地帶更是野生熊出沒之地, 如碰上了, 後果堪虞。五六天都找不到, 希望越來越渺茫, 許是凶多吉少, 千里外的心也為之懸在空中。

今早聽新聞, 說北海道失踪的七歲小男孩找到了, 不自禁地舒了一口氣, 暗叫BRAVO, 一早的心情也變得舒輰開朗, 就像香港今日蔚藍晴空的好天氣。照說才五分鐘, 小男孩能走多遠? 想他或是有心躲匿不見爸媽, 故意走丟, 反想嚇唬大人。據報他自己也說為了賭氣, 便越走越遠, 走了有六七公里之譜。找到他的是自衞隊, 因他躲在一自衞隊訓練用的荒野小屋內, 雖則飢寒, 也見衰弱, 但神志清醒, 能說出自己名字; 這五六天他都獨自一人在這小屋內, 只靠喝屋外水龍頭水果腹, 身上也有輕微擦傷, 其它並無大礙。小男孩果真頑童本色, 或是新世代的TOM SAWYER, 應也勇敢, 有冒險精神, 野外求生毫無懼色, 一人獨自徒步走了數公里, 進了叢林, 過了三條沒有橋的溪流, 才到了自衞隊小屋, 日本的後生實在可畏, 令人讚嘆不已。

電影中的小兒子要結婚了, 要搬出這住了二十多年的老家了。他跟未婚妻站在已搬空房間的窗前, 望着窗外不無感嘆地說, 這麽多年這自己成長的社區變了好多, 變老了變靜了, 過去街上很熱鬧, 街坊很多, 現在很多不是走了, 就是住進了護老院了。街上車少人少, 偶爾斜坡緩緩走過的, 也是穿戴講究的老太太。現在年輕人好像都不想結婚, 或是謀生不易沒能力, 那食店速送員便說想也沒想過, 那笑容既苦且樂, 以自得其樂的腔口, 逕自唱着哀怨的演歌, 騎車上坡而去。

就是結了婚, 或許也不想生小孩, 由是慢慢地, 社區, 甚至國家, 逐漸便變老變靜了。眼前一片寧謐, 偶爾幾聲鴉叫, 景物或許依然, 內裡的變遷卻是無言傷感。戲中電視上剛做完[東京物語], 黑白屏幕打出[終了]二字, 老導演欲語還休, 似是希望日本這家族不會像片名字體動畫般的土分瓦解吧。

吉人天相的七歲男童叫大和, 名字承載一個民族, 在少子化的當下, 爸爸後悔道歉之後, 或也希望兒子的勇敢、冒險、求生、意志、無懼, 可以傳承下去, 不會消失在變靜變老的國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