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March 17, 2011

貧窮

香港的貧窮問題似日趨嚴重,電視上不時有特輯節目探討窮人的種種苦況,更有真人騷請一些富裕人士親身體驗貧窮滋味,讓其過真正貧窮生活兩三天。有大老闆住籠屋,做清潔工,早出晚歸工作十數小時,交通快餐樣樣貴,辛苦付出卻入不敷支;大老闆親嘗箇中苦況,高呼I was there.,香港貧窮三日遊,他或已成代言人。

貧窮問題多端,年老、低薪、無家,其中一種典型為新移民。電視介紹一家三口兩年前從重慶移民香港,父親已不知所終,他們租住一小小板間房,母親在護老院工作,月薪數千,子九歲女十餘歲仍在學,每天上學放學大多自己照顧自己。這樣的家庭環境,看在現所謂中產的眼裡似差了些,但從前我們不就是這樣長大的嗎?

或也有不同,我們一層樓七八伙,有梗房有板間房,但大都來自同一鄉里,可相互關顧一下,同一屋簷下似是家鄉小村的延伸;現在的板間房應也一屋十多伙,但來自五湖四海,大家互不相識,少了鄉情關照,處境或較孤立無援。而過去香港有實業,大人都到工廠做工,工資相對當時生活水平應算可以,節儉的鄉里嬸嬸們大多仍可有積蓄寄給大陸親人;現在只有所謂服務業的工種,但卻相對低薪,新的說法是[在職貧窮],生活捉襟見肘,或需政府援助。

慶幸曾經有個貧窮的童年,媽媽天天做工,小孩自顧自理,在街上亂玩亂跑,社會上似沒太多的支援,大人有工做,小孩有書讀,大家都滿足。或許那時板間房外有一廣濶的天地,感覺生活有希望,比起大陸的窮困,這裡更已是天堂了。

或許生活沒希望才是真正的貧窮,但電視上那九歲小胖子整天笑嘻嘻的,儘管來自所謂弱勢社群,成績不太好的小學生,生活中也有自己的企盼。他喜歡吃,每月媽媽也給他零用錢作上學交通用,為了買零食,他可自己調撥用錢,但買了零食,那上學就得走三四十分鐘的路;買東西他也到處比價講價,沒錢打遊戲機,他可站在背後看別人玩,也有樂趣。小胖子似也一派樂天性格,問他住哪,不說板間房說地球某一點,也有義工大姐姐,偶而帶他出去玩,到餐廳吃意大利粉,他也很高興。

小胖子長大後回望這段貧窮的日子,我想他應也會慶幸和感恩的。

No comments: